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一种无形的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一国在国际交往中得到他国的尊重与支持。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上的热点问题,人权形象的好坏与否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指责与干涉中国人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德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德国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与看法中,充斥着对中国人权现状的偏见与错误认识,展现出的是一个与事实不符的人权形象。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德两国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人权形象。
媒体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流媒体因其权威性则更具影响力。为了探究德国社会怎样看待中国的人权状况,德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权形象如何以及这种形象产生背后的原因等问题,笔者借助德国国内媒体作为研究平台,以《法兰克福汇报》为例对德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人权形象展开研究。
本文选取2002年1月到2006年12月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对中国人权的报道,进行统计与归纳,并对不同的议题展开事实层面上的描述与分析,指出德国媒体中所塑造的中国人权形象客观与否,哪些因素对德国媒体上中国人权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笔者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出发,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尝试探究德国媒体对中国人权报道中所存在的偏见、局限以及不真实性的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束语。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德国媒体上中国人权形象的必要性、相关研究概况及本论文的研究特色。正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中介绍了主流媒体、人权及中西人权观念、形象和人权形象这些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是《法兰克福汇报》涉华人权报道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并着重对新闻与言论自由、死刑、持不同政见者以及奥运会与人权这四个方面的报道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文本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德国媒体上出现的中国人权形象成因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法兰克福汇报》对中国人权形象的塑造是十分负面的。这样的中国人权形象的形成可以从文化异同问题、中西方对人权理解的分歧、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冲突、国家利益与政策以及媒体自身利益需求等诸多方面找到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