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既往10年间重庆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菌型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01例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501例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中,1-12月龄225例(44.9%,包括1月龄,但不包括12月龄);1-3岁龄200例(39.9%,包括1岁龄,但不包括3岁龄);3-6岁龄44例(8.8%,包括3岁龄,但不包括6岁龄),6-13岁龄30例(6.0%,包括6岁龄,但不包括13岁龄),13-18岁龄2例(0.4%,包括13岁龄和18岁龄)。感染菌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常见,225例(44.9%),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49例(9.8%),此外较常见的血清型还有德尔卑沙门氏菌、斯坦利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伦敦沙门氏菌。非伤寒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2.7%)>氯霉素(59.3%)>复方新诺明(44.2%)>环丙沙星(18.5%)>左氧氟沙星(7.2%);对头孢唑林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显示高耐药性,分别为93.8%、94.1%、98.2%、95.1%;对头孢噻肟耐药率(33.3%)>头孢曲松(32.5%)>头孢他啶(18.7%);头孢吡肟耐药率约20.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约7.1%;亚胺培南耐药率<1%。2009-2013年间非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情况与2014-2018年间的耐药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非伤寒沙门氏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耐药率升高。菌株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稍有下降,但总体仍显示高耐药率。在501例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中分离出MDR菌株69例,约占13.7%。结论:重庆地区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常见。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患儿中,年龄集中于1月龄到3岁龄间,其他年龄段感染患儿相对少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非伤寒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率高,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20%,其中又以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低于1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1%,但总体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容乐观。非伤寒沙门氏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药谱逐渐增宽,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并不少见。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选用应多参考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