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从教师的教学转到了学习者的学习上,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二语习得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者本身所决定的。然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英语学习者的自主性仅仅局限在一些表面的教学活动上,另外诸如背字典,记语法,抄笔记等现象仍然是学习主体的真实写照。本文以顿悟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学习者深层的认知学习机制,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顿悟式学习,在实验和调查中发现顿悟式学习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及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苛勒创立的顿悟学习理论开创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先河,历经一个世纪它仍然是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顿悟学习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还很少有人涉足。顿悟学习是一个对整个情境及其各种关系的洞察和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发现学习对象各要素的联系并通过个体认知建立起新的关系。语言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但语言学习者并不一定要刻意学习这些规则,通过洞察语言的内部关系,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 本研究将受试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对虚拟语气进行学习——传统学习、顿悟式学习及在教师指导下的顿悟式学习。实验发现顿悟式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有:学习的完全性、个体差异性、可迁移性、记忆长久性。另外,研究结果显示在教师指导下的顿悟式学习效果更好,学习时间更短、个体差异更少。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观察,可看出顿悟式学习者往往都伴随着恍然大悟的体验。整个研究充分体现了顿悟式学习的特点。结构化和半开放式的访谈进一步为以上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且表明了顿悟式学习的关键在于对语言各要素关系的总结。 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以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基础,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语言各要素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进行顿悟式学习从而真正掌握语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