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行为的活性化合物筛选及其田间效果的初步测定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遭受植食性昆虫为害后能特异性地释放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物不仅能对植食性昆虫的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产生引诱作用,而且亦能对周围的植物、植食性昆虫以及微生物等产生影响。鉴定这些挥发物中的活性组分,可望开发治理害虫的新方法。为此,本文以我们前期报道的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为基础,筛选了能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行为产生影响的活性组分,并对能引诱稻虱缨小蜂的活性化合物或混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试验。主要结果如下室内测定了褐飞虱对人工合成挥发物组分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共有6种挥发物组分对褐飞虱的行为反应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farnesene、MeSA和2-heptanone对褐飞虱表现为趋避作用,linalool、E-3-ocimene和2-heptanol对褐飞虱表现为引诱作用。在具有趋避作用的组分中,farnesene和MeSA的作用较强;在具有引诱作用的活性组分中,linalool的作用最强。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稻虱缨小蜂对18种单一挥发物组分和32种混配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有5种单一挥发物组分,包括3种绿叶性气味(E-3-hexenyl acetate,1-penten-3-ol, E-3-hexenal均为50ppm)、1种萜类化合物(linalool,50ppm)和水杨酸甲酯(MeSA,5ppm和50ppm),对稻虱缨小蜂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有趣的是,我们也发现了2种挥发物组分,(+)-limonene和2-heptanol,对该蜂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在32种混配物中,发现有3种对稻虱缨小蜂具有显著引诱作用。在田间初步测定了对稻虱缨小蜂具有引诱作用的5种单一活性组分和1种混配物对田间褐飞虱卵被寄生率和被捕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单一活性组分,Linalool, E-3-hexenal和E-3-hexenyl acetate,和混配物在田间使用后能显著提高褐飞虱卵的被寄生率,分别比对照上的被寄生率上升31.67%、17.47%、7.76%和34.93%。另2种组分,MeSA和1-penten-3-ol虽然没有显著提高褐飞虱卵的被寄生率,但与对照相比仍有上升趋势。所有单一活性组分和混配物均没有显著提高褐飞虱卵的被捕食率,但除了E-3-hexenal外,其余化合物的使用都比对照有增加的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中确实存在能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活性组分,对这些活性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可望开发褐飞虱治理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其他文献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可以产生伴孢晶体,这也是其杀虫的主要活性成分。   Bt合成的杀虫晶体蛋白或转Bt基因植
目的:通过对260例患者在牙科治疗中的临床情况,讨论和分析心理干预是否对患者的牙科恐惧症起到了切实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60例比较具有典型性的牙科诊治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乙酰羟酸合成酶(AHAS)是控制植物等体内支链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AHAS抑制剂是通过抑制酶的活性,进而阻止支链氨基酸合成,达到抑制植物生长的目的,以为AHAS靶向研究是目前除草剂开
目的:观察和分析热敷与穴位按摩在干眼症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起到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干眼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3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透支气管壁针吸活检(TBNA)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本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BNA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常规的检查方式与TBNA相结合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某一疾病进行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
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