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喻”及其哲学意义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baba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洞喻”。通过“洞喻”的描述,分成了洞穴内与洞穴外两个世界,即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洞穴本来就是囚犯们生存的环境,他们生活在此是很自由的,这与洞穴中的光和影像是分不开的,光和影像就是囚犯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即就是他们的“真理”。洞穴里的“火光”只是意见,是人为造成的结果,但这些意见确实是洞穴存在的基础,同时,也是洞穴的囚犯们存在的根基,囚徒们愿意相信这些意见,一旦某个囚犯转身看到了火光,是有人故意为之,那么,囚犯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他不在相信这些意见,这时他就要走出去,寻找真正的真理。必然面临着转身,即灵魂的转向,但走出洞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经过教育,灵魂转向才得以可能,灵魂转向的技巧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要求人们追求的激情和欲望听从理性的指挥命令。教育解除了囚犯的枷锁,使他们获得自由,并试图想法设法地促使灵魂转向。教育的过程就是要使心灵远离感觉世界,使可见世界转向理念世界的过程。获得解放的囚犯(或哲人)走出洞穴,到底走进了什么样的地方?通过“洞喻”与另两个比喻即“线喻”和“日喻”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得出结论是可知世界或理念世界,理念世界的建构与“太阳喻”、“线段喻“和“洞穴喻”这三个比喻是相关的、密切的、分不开的。理念世界中有诸多理念,其中最重要、最高的就是善的理念,善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原因。洞内世界与洞外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把他绝对的区分开,洞穴就是一个整体。走出洞穴的囚犯,来到洞穴外的理念世界,当他获得善之后,他必须折返回到当初生活的洞穴里,去教化洞穴里的其他的囚犯,这次下降也是不容易的,经过艰难的灵魂转向去到了理念世界,同时在回到之前的那个世界也是很艰难的,他已经习惯了外面的生活方式,现在下降回到洞穴,已不习惯洞穴里的黑暗了,他的眼睛有可能被灼伤,还可能被其他囚犯杀死,是冒着很大危险的,明明知道危险,还要去做,正体现了哲人的情怀,所以,回到洞穴的囚犯也要慢慢的适应,当他完全适应了,也就达到了哲人王的统治了。整个“洞喻”的过程就是如何成为哲人王的过程。“洞喻”对整个西方都有深刻、重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黑格尔等。
其他文献
<正>面对网络欺凌的时候,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可以帮助避免这类事件给自己造成伤害,学校方面又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应对这类事件的能力?翁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为我们讨论
中国设施园艺面积发展迅速,已成为高产高效农业的重要模式。但是设施园艺经过近30年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生态问题。该文主要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酸化、土壤营养失衡
<正>体育课堂上有其独特性,它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活跃性、实践性、创造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本文针对体育课堂的这些特点对体育课的设计、组织等做出具体的阐述,体现了
该文在研究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体系,选取江苏、湖北、贵州3个省份进行实
<正>任天堂昨天宣布,该公司将于2016年3月推出首款智能手机游戏《Miitomo》。"tomo"一词在日语中是"朋友"的意思,"Mii"则指用户在游戏中的"化身"(avatar)。新任任天堂总裁君
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农用地质量分等更新工作中,现有的分等体系不能反映出项目建设前后农用地等别的变化。该文探讨一种能反映出整治项目
煤炭企业的成本责任管理是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而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存在成本责任归属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成本走廊相关理论体
<正>文章简述的是构建中的外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一部分: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日对译语料库的建设情况。介绍构建学习者语料库的四个主要阶段,即语言资料的收集、各种工具的开发、语
近年来,我国中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结构和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中职校园学生的校园欺凌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国针对中职校园学生欺凌的研究并不
生态生产力理论是生态危机催生下的生产力研究中新的理论课题。生态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以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对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