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夹芯层板“承载-隔热”性能表征与优化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的不断发展,具有承载和防隔热性能的一体化热防护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点阵夹层结构以其高比刚度和内部可填充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了一体化热防护结构的主流设计方案。点阵夹层结构具有面内周期性特点且多为复杂的微结构形式,使得设计分析难度增大,计算耗时。均匀化方法作为一种异质材料的等效方法,以严格的数学表达和数值可实现性在等效性能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了面内周期性微结构的等效承载性能和等效隔热性能的计算模型,并开展了考虑等效性能的点阵夹层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建立了面内周期性结构的等效承载性能表征模型。基于Reissner-Mindlin板壳理论给出了计算面内周期性结构等效刚度的双尺度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均匀化前后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在2%以内。分析结果表明芯层构型对结构承载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蜂窝构型单胞具有较好的面外比刚度,金字塔构型单胞具有较好的面内比刚度。此外,增加芯层高度可大幅提升结构的弯曲刚度,增加芯层厚度可改善结构的拉伸刚度和面外抗剪切能力。其次,建立了面内周期性夹芯结构的等效隔热性能表征模型。以结构绝对热阻抗为表征参数,基于均匀化理论给出了等效热导率的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在不同载荷条件作用下均匀化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性较高。分析讨论了芯层构型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芯层构型对结构的防隔热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减少传热路径和采取多级并联可有效提升结构的防隔热性能。最后,考虑承载和隔热性能为目标对轻质夹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方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提出了考虑刚度和隔热性能的夹层微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模型。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权重因子分配方案下优化结果的承载与隔热性能差异性较大,可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3D混凝土打印是当前智能建造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具有施工速度快、精度高、可实现复杂几何形状加工的特点。打印过程中及时获取构件成形质量和加工缺陷情况,判断当前打印状态并反馈修正打印系统参数,能有效提升打印质量。由于作业现场环境复杂,要将现有视觉测量技术应用于打印过程中,还面临着光线不稳定、构件遮挡等问题,且目前暂无高效、安全的现场数据可视化方案。为此,本文针对三维重建方法、几何误差检测、混合现实等关
学位
铣削加工作为常用加工方式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铣削加工常用铣刀的姿态与进给速度两个重要参数分别提出了基于姿态-力矩分布图的刀姿优化方法和基于优化矩阵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有效结合两种方法能够在降低负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进给速度的优化空间,既保证了加工质量又能较大程度的提高加工效率。本文在研究切削理论的同时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对于切削力的影响,探究了斜角切削预测中存在的误差。详细分析了铣削力矩对于
学位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基于雾计算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变压器温度多源监测和故障预测方法,通过多种传感装置实现了变压器温度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边缘物联装置构建雾计算节点实现了数据本地汇集和处理,采用数据融合和随机森林算法实现了变压器过热故障的预测预警。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有效实现了变压器过热故障的实时监测,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基于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在预测时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陷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SA-BP的预测方法,GA和SA协同优化BP神经网络,使得GASA-BP预测模型同时具备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BiLSTM是LSTM的一种特殊形式,BiLSTM充分考虑了时间序列数据前后节点之间的相关性,有效提取信号中的时间特征,具有更优秀的分类能力。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GASA-BP-BiLSTM
期刊
卷积神经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轴承的缺陷识别领域,但是在噪声环境和跨工况自适应问题中无法表现出优势,而脉冲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在脉冲学习方法中,基于速率学习的方法生物合理性差,脉冲时序依赖可塑性方法难以训练大规模的网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缺陷识别方法,实现对生物神经系统高度仿真,同时提高识别准确性和跨工况自适应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学位
避免旋转设备停机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基于改进CNN的旋转设备转子振动故障预测仿真。利用采集器、传感器、应用软件等设备构成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旋转设备转子的振动信号;利用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确定小波基和分解层数,分解初始信号,去除低频噪声,重构分解后的信号;根据频带能量不同提取不同故障振动特征;建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确保每个卷积层均与下采样层连接,减少网络复杂度;将预处理后信号作为网络输入,确定学习率
期刊
智能制造是工业信息化后的必由之路。在纺织业信息化转型取得一定成果之际,应考虑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挖掘信息助力生产应用。并条机是结构复杂的纺织机械设备,从其监控质量参数波谱图中能提炼出丰富的设备状态信息,对设备的故障预防和健康管理极具应用价值。这种应用适合在靠近生产终端的网络边缘场景中运行,既能保障服务在边缘侧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能减少服务对云端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依赖。因此本文设计了面向云边协同的并条
学位
缆索作为索承式桥梁的主要承力部件,其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安全。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可实现缆索内部钢丝缺陷的快速检测,且适用于锚固段钢丝检测,但对远距离缺陷检测精度较低;而漏磁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精度较高的优点,但无法实现锚固段钢丝的检测。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本论文研制了用于桥梁缆索内部钢丝检测的导波与漏磁复合传感器,该传感器先利用导波完成对整个索体的快速检测,之后利用漏磁对其自由段索体缺陷进行检测,
学位
磁力研磨工艺是一种柔性非传统加工工艺,广泛用于加工复杂结构和形状的零件。但是,该工艺的研究大部分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以实现具体加工要求为目标,侧重对工艺中各种参数的优化控制,对工艺的原理原则问题研究较少。探究利于加工的磁场是磁力研磨工艺中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研究中缺乏具体原则和评价标准。本文从磁场对磁性介质的驱动原理出发提出驱动磁场的优化设计准则。本文首先针对永磁体布置在加工区域侧面时两对永磁体范围
学位
用光学仪器进行表面形貌的高精度测量是常用的产品品质检测手段之一,往往需要有高精度的二维扫描工作台才能完成整个表面形貌的高精度测量工作。现有的高精度工作台结构上多采用气浮导轨、磁悬浮导轨和精密隔振等方式来保证工作台二维扫描运行过程中Z向的高精度,这些工作台结构复杂、制造装调困难、成本高。本文设计了一款高精度二维扫描平面基准工作台,该基准工作台采用共基面结构以及高精度Z向误差补偿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