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分布热源驱动的新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能源的整体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成本。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作为一种能以中低温区热量驱动同时输出低于0℃冷量的系统,可以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应用。但作为吸收式制冷系统,它存在一个最低发生温度,当热源低于该温度,系统则无法正常工作。这就限制了系统的余热利用率,不利于系统回收更低温区的热量。现有针对该问题的改进研究大多以双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展开,但双级系统增加了一对吸收器和发生器,增加了系统复杂度,提高了制造、运行和维护成本。为了提高系统的余热利用率,同时避免系统复杂度的增大,本文根据实际余热在回收利用过程中连续变温的特点,结合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为避免在制取0℃以下冷量时冰堵而设立的精馏塔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结构。构建温度分布热源驱动的发生结构(以下及正文中用变温发生结构代表),开展机理研究。将该结构应用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可以实现不同温区变温热源能量的最大化利用。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建立了变温发生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变温发生结构可以增大系统的余热利用率、(炯)效率,同时COP保持基本不变。本文依据变温发生的能量分布结构,通过Aspen Plus建立流程模型,在精馏塔提馏段塔板逐板加入热量,模拟分布式热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流体入口温度为180℃,提馏段分布式热负荷占总热量的60%时,热流体出口温度可降低至86℃,余热利用温跨比传统发生结构增加了54K。提馏段内部的温度会随着提馏段热量的加入而升高,这导致提馏段出口浓度降低、系统COP降低。通过对提馏段内部热量分布的优化,系统COP降低幅度可以控制在1%以内。且分布式热源通过减小换热温差来减小发生器的(炯)损失。在冷端为-15℃时新型发生结构可提高15%的系统炯效率。
  2、设计并加工了符合变温发生过程中温度分布、满足传质需求的新型缠绕管式发生结构,搭建了氨水吸收式制冷实验台。前期通过建立单效单级吸收式制冷系统作为基础模型,并通过在提馏段外侧布置电加热环,配合导热油阀门和温控设备,建立了一个可初步验证变温发生过程的实验模型。设计并加工了一个以导热油为热源介质的新型变温发生结构,该结构以缠绕管式换热结构实现导热油与工质之间的传热过程,导热油在上升过程中向工质进行传热,温度不断降低,符合塔节内部温度分布趋势。缠绕管通过管箱和直角隔条进行分布,保证塔节内部换热管的均匀分布,且隔条支撑起足够的空间实现传质过程;在缠绕管间隙中放置散装填料,确保气液间传质过程的高效进行。
  3、开展了基于新型变温发生结构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热源条件下,新型发生结构可增大热源利用温跨和余热利用率,并保持较为稳定的COP。且通过增加进料量提高新型发生结构内部液相比例可以提高系统的余热利用率和COP,大幅提高余热转化性能系数。首先,基于电加热的初步实验验证了变温发生过程的可行性。本实验台通过改变3个电加热环的工作状态实现三种热量分布方式:全段加热、中下部加热以及下部加热。实验结果表,明中下段加热时系统COP的下降可以控制在5%以内,加热段所需的最低温度热源温度为82℃(小于发生器温度137.3℃),余热利用率最大可达传统发生结构的1.75倍。实验结果变化趋势与模拟值吻合,但受漏热、换热效率的影响,实际数值偏小。随后将新型发生结构替换原提馏段,实测有限热容热流体驱动的变温发生结构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发生结构的热源进出口温差最大可达29.8K,余热利用率可达0.259,相同工况下传统发生结构的导热油进出口温差仅为12.2K。此外,精馏塔进料的增加提高了新型发生器内部的液相比例,改善了传热过程,促进系统余热利用率和COP的提升,当进料量为31.0L/h时,最大余热转化性能系数为传统工况的3.1倍。
  综上,本文为解决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受限于最低发生温度,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温发生结构。通过理论研究了内部温度-热量分布对整机系统的影响,并实际设计加工了新型变温发生结构进行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以日处理3万方天然气的液化场站运行条件为设计参数,展开吸收式制冷为预冷级的经济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发生结构可降液化流程对电量的需求,减少燃料消耗,每年运行成本可降低28.7万元,只需1.6年就可以回收投资成本。
其他文献
超流氦具有优良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使其在超导磁体冷却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正不断增强。采用冷压缩机对大制冷量超流氦制冷子系统进行增压,可以有效减小增压设备的体积以及能源损耗。冷压缩机的发展趋势是磁悬浮、高转速、低漏热,即采用高速变频电机驱动、电磁轴承支承以及加长中空轴等技术方案,这些结构特点对冷压缩机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通流部分热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电磁轴承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轴承,具有低功耗
学位
随着低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大型低温系统特别是液氦和超流氦温区大型氦低温制冷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基础前沿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低温向心涡轮,作为低温系统的关键制冷设备,其转速相对很高、尺寸很小,其内部流动性能可能与传统涡轮不同。目前关于低温,特别是液氦和超流氦温区的高速微型向心涡轮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研究其内部流动特性,设计出高性能的低温向心涡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某一低温液氦
学位
温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及生产生活过程都和温度密切相关。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对于获得准确的科研数据、保障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是十分重要的。与常温下的温度测量相比,低温下的温度测量要求更为严格。低温下的温度测量影响因素众多,如温度计的测量引线导热、辐射换热、测量引线焦耳热和温度计的自热效应等,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影响很大。由于测量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被测量的真值难以确定,导致了测量结果
学位
液氮和液氧作为最常见的低温介质在低温工程、食品保鲜、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需求。二者大规模供应可由大型空分装置实现,但在小规模、高频次以及偏远地区或野外环境下使用,就存在来源受限、储运不便、价格高昂等诸多困难。因此研制小型可移动氮氧液化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多元混合工质节流(MRJT)制冷技术在微小型系统中实现了氮气/氧气的高效分布式冷却液化,围绕制冷循环优选、MRJT
超导磁体的绝缘结构起到了支撑、导热以及绝缘的重要作用,因此超导磁体绝缘材料除具有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以及较高的低温导热率之外,还要求其具有可靠的绝缘性能。电绝缘性能参数中介电强度和沿面闪络特性是描述材料绝缘性能优异的重要指标,成为超导磁体高电压绝缘系统设计的科学依据。然而低温环境下绝缘材料的电绝缘特性与室温环境下相比存在着一定差异。为了保障低温环境下超导磁体绝缘结构的可靠性,将现有的绝缘材料应用与超
学位
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基于一个电池单体既能实现燃料电池模式对外发电,又能实现电解池模式对外储能。这一双功能特性使其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比功率和比能量密度,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再生燃料电池其在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备受重视。模式切换是实现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工作于燃料电池或电解池模式的必经过程。电、物料以及电化学反应的切换与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模式切换过程同步进行,由此导致电池内复杂变化的传热传质过
一体式再生燃料电池在同一电池内交替完成水电解和燃料电池发电两种功能。在运行电解池模式时,外部电源提供电能,水作为反应物,经过电化学反应分别在氢氧电极生成氢气和氧气,利用氢气进行储能;在运行燃料电池模式时,储存的氢氧气体作为反应物向电池供给,经过电化学反应向外部输出电能,并在氧电极一侧生成水。在同一电池内交替运行两种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相互切换不可避免,两种不同的工作条件造成模式切换过程内部发生复杂的
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曰益受到重视。但传统的吸收工质对具有腐蚀、结晶、精馏等问题,探索更适合的工质对一直是此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针对可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离子液体型工质对,首先从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各种离子液体型工质对物性对比以进行初步筛选,再从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在实验室原有的静态吸收池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设计与重建,并应用微载荷传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效利用生物质能也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重点。由于生物质燃料具有固定碳含量低、热值低等缺点,通过烘焙预处理方式是提高生物质能量密度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选取花生壳、锯末和竹子作为原料,首先通过不同烘焙条件的烘焙预处理,研究烘焙条件对生物质成分、质量产率、能量产率等燃料特性的影响,然后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烘焙生物质的水蒸气热解气化特性研究并计算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最后
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在环境保护、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制约着其大规模入网利用。储能技术既可缓冲风电、光伏等不稳定的功率,也可实现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转移,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储能类型众多、特性各异,单一的储能无法较好地同时满足技术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因此,将不同类型的储能集成利用,既能发挥每种储能的优势,又能弥补其在其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