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目前国际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人们过去忽视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致使大量的混凝土结构仅仅服役30~40年甚至10~20年就因耐久性失效而提前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破坏的因素很多,究其根本,最主要的是钢筋锈蚀。其中,氯离子又是造成钢筋锈蚀的首要原因。因此,研究氯离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简要叙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氯离子侵蚀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侵蚀机理、氯离子扩散模型、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方法的对比、RCM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地叙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氯离子对混凝土的危害。2、分析了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的机理及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的机理,详细介绍了影响氯离子侵入速度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规律,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3、详细介绍了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根据混凝土的性质来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4、利用真空设备或超声浴进行混凝土饱水饱盐是常用的两类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试验的预处理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表明,超声浴与真空设备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试验的预处理结果基本相似,为在RCM法中利用超声浴作用为氯离子扩散试验的预处理提供了实验依据。5、RCM法作为混凝土耐久性主要指标的检测试验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验结果的合理性也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但在试验的过程中,人为的误差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不同试件的RCM法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对比试验,表明不同试验芯样获取方法会对RCM法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其中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RCM法试验芯样的获取方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