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束外延生长Er<,2>O<,3>高k栅介质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及硅基磁性半导体材料的制备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分子束外延生长Er<,2>O<,3>高k栅介质材料的物理特性研究及硅基磁性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在不同的氧气压及不同的衬底温度下,用在真空中蒸发金属铒源和通入流量可控的低压氧气来生长Er<,2>O<,3>薄膜。在氧气压为7×10<-6>Torr,衬底温度为700℃的条件下,我们在Si(001)和Si(111)衬底上分别获得了单一取向、结晶状况良好的外延Er<,2>O<,3>薄膜。Er<,2>O<,3>薄膜在Si(001)衬底上的外延关系为Er<,2>O<,3>(110)∥Si(001),Er<,2>O<,3>[001]∥Si[110]或者Er<,2>O<,3>[110]∥Si[110]。其在Si(111)衬底上的外延关系为Er<,2>O<,3>(111)∥Si(111),Er<,2>O<,3>[110]∥Si[110]。为了检验在Si(001)衬底上外延的Er<,2>O<,3>薄膜的电学性质,对薄膜进行了 C-V和I-V的测试。通过C-V特性的测试,薄膜表现出14.4的介电常数和2.0nm的等效氧化层厚度。对薄膜的I-V测试表明了薄膜的漏电流很小(积累端加1V偏压时为10<-4>A/cm<2>量级,反型端始终保持在8×10<-6>A/cm<2>)。
其他文献
基于磁珠(MBs)的分离富集和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选择性切割DNA单链的特性,建立了信号增强型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microRNA-21(miR-21)的检测。荧光素(FAM)修饰的捕获探针(Cps
分别对国内两家大型钢铁企业矿石烧结和电弧炉炼钢工艺过程中二恶英类排放进行了实测研究,初步探讨了厂区土壤中二恶英类污染状况,得到我国钢铁生产过程中二恶英类排放水平和厂
学位
本论文为为两个部分。第一,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Si探针与衬底之间的纳米级摩擦行为;第二,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Pb薄膜量子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Si探针与衬底之间的粘着滑动到持续稳定滑动的转变规律。衬底被设计成Si(001)2x1结构。Si探针选取于Si(111)。探针的最顶端原子被固定在Z方向内不能移动,衬底的最底层部分的原子被完全固定不动。
本文利用C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一系列极干燥情况下不同氧锂摩尔比的PEO/LiClO复合固体电解质膜样品的相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完全干燥的条件下,复合物体系的C C
人类如何更有效更方便的对计算机的操作进行,获得更好的交互体验,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人类手势包含大量的符合人类认知方式的交互信息,更易被用户接受和使用;
古陶瓷的产地以及矿料研究一直是国际科技考古界的热门课题,其研究成果可作为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的基础之一,同时为系统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间的渊源关系,探明著名古陶瓷的
多孔介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程材料、生物体及地下结构,所以多孔介质渗流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流道材料就可以看成是多孔介质。分叉网络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以及工程应用领域,分形无处不在,自相似分叉不仅可以描述一些分形体、解释分形结构的数据,当然也可以作为设备设计的基础。这种自相似分叉网络给自然输运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模型。所以,本文就利用多孔介质的性质以及自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n optimized suspension culture for hairy roots of Aconitum coreanum( Levl.) Raipaics.[Method] Hairy root of Aconitum c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担任着接收和发射电磁波角色。天线性能的优劣将
本论文主要对磷化铁(FeP)气氛和磷(P)气氛下退火得到的InP材料经电子辐照前后的电学参数和缺陷变化进行了研究。与辐照前相比,辐照后样品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产生显著变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