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腹鱼类中的同域物种形成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域的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中最具争议的课题之一。同域条件下的物种形成在理论上可能发生,但有说服力的验证非常困难。越来越多无可争议案例的发现和揭示,为澄清这一长期争议的科学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在青藏高原区域内广泛筛选模式水域和模式物种,严格按照同域物种形成的四个判断标准,有针对性地在种群遗传学、系统地理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一个冰川湖泊特有的朱氏裸鲤(Gymnocypris chui chui)和拉孜裸鲤(Gymnocypris scleracanthus)具备了物种在同域条件下起源的标准。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首先对裂腹鱼亚科鱼类进行广泛的采样,初步调查发现浪错裂腹鱼类符合同域物种形成的一些基本条件。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和实际野外调查,发现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只分布于浪错,呈现出同域分布的情况。通过传统形态和几何形态对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进行分析,朱氏裸鲤具有更加倾斜的口裂特征;两者在体重、体长和肠长与体长之比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统计了139尾朱氏裸鲤和149尾拉孜裸鲤第一鳃弓内外鳃耙数,朱氏裸鲤内外鳃耙数分别为51.99±0.643和38.46±0.502,拉孜裸鲤内外鳃耙数分别为27.51±0.355和17.74±0.254,内外鳃耙数都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1)。  (2)通过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的杂交实验发现,两者之间精子和卵子可以结合。调查发现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体型、卵径都存在差异,且在繁殖期它们具有不同的产卵场。基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朱氏裸鲤(36m+16sm+12st+28a)和拉孜裸鲤(26m+12sm+18st+36a)的核型也存在差异。同时发现这两种鱼之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Fsr=0.06121,P<0.01)。说明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存在生殖隔离。  (3)采用线粒体四个基因(细胞色素6基因、16S rRNA基因、mtDNA控制区序列和NADH脱氢酶亚单位2基因)序列重建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及其相近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检验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的单系性。浪错中分布的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聚在一起,并与其它的物种严格分开;且单倍型网络图显示,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共享单倍型,说明它们互为姐妹群,且拥有最近的共同祖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同域的物种在线粒体基因进化水平为亲缘关系最近的姐妹种关系,在遗传上保持单系性。运用松散分子钟(relaxedmolecular clock)方法,估算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的最近共同祖先时间大约为0.0458 Mya,同时期浪错经历了青藏高原的大湖期,随后地质环境较为稳定。  (4)本研究通过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磁珠富集法开发有多态性的朱氏裸鲤特异性微卫星引物10对,并利用这10对引物对7种高度特化的裂腹鱼进行跨物种扩增,挑选9对SSR引物对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进行种群结构分析。微卫星研究结果显示,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呈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两者遗传分化不明显,与外类群呈现逐渐分化的趋势。  (5)基于肠道内容物分析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的食性进行分析。发现拉孜裸鲤食性广泛,主要有植物碎屑、摇蚊幼虫及着生藻等,属于杂食性鱼类;而朱氏裸鲤的摄食主要为浮游动物甲壳类,兼食植物碎屑和昆虫幼体等,两者食物重叠指数为0.4936。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的食性差异进行研究,发现δ13C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δ15N比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朱氏裸鲤和拉孜裸鲤符合了同域物种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不仅为长期具有争议的同域物种形成模式提供了一个清晰可靠的案例,并且对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下裂腹鱼同域分化的生态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雪崩光电二极管是长途、高速光通信系统的首选。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器和光纤发明以来,光纤通信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光通信正朝着高速、超高速光纤传输、
本文以工行、中行、建行三家上市国有控股银行的股价为样本,研究在3年禁售期到期后国际战略投资者抛售所持中资银行股权情况下的股价稳定性。通过对2008年底以来集中发生外资
典型的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18S、5.8S、28S和5SrRNA)。一般18S、5.8S和28S的基因分别由转录间隔区(ITS)隔开而位于同一个转录单位上构成一个rRNA基因拷贝,多个rRNA基因拷贝串
学位
本论文以提升GaN基发光器件的性能为主要目的,研究GaN基发光器件中关键材料的MOCVD外延生长,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 InGaN中In的并入由InN生长的热力学决定,生长区域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存储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半导体存储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闪存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一种,和其他非挥发性存储器相比,在集成度、可靠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
红外成像系统在军事、民用和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扫描型成像系统具有所需探测元少和空间分辨率高的优点。扫描型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是扫描型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在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决定进程和胜负的重要因素,而电子战侦察接收机是电子侦察系统和情报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电子战要求电子战侦察接收机具有宽
当前,人们提到的金融市场,实际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泛指所有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金融市场是一个庞杂的体系,由多个子市场构成,而且每一个子市场都与其他市场之间有千丝万
近年来,随着稀土掺杂Ⅲ-V化合物半导体在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光纤通信和其他光电器件领域的潜在应用,稀土掺杂特别是Er的掺杂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材料的禁带宽度越宽
通常在设计史的研究中,是以艺术对设计的作用为主线进行的。本文结合设计艺术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证了以技术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认为如此可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