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江地处云南高原山区,是丽江纳西族重要的聚居地。那里延续着丽江纳西族千百年来的住屋形式与聚落文化。在当前乡村旅游、遗产旅游等不断侵蚀的前提下,丽江传统民居开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即:传统民居向旅游民居转型。文章对丽江古城中的白沙古镇与束河古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两案例地传统民居到旅游民居物质空间与非物质层面的转型现象。在调研中重点采用了访谈与分发问卷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实例研究中运用推导的方法去还原建筑的本真,挖掘传统与现代的差异性。在旅游的介入下,村落与民居的现状如何,旅游民居会怎样构筑;利益相关者存在哪些变化,建房情况又如何;民居过去与现代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去评价。而产生这一系列改变的因素何在。通过对传统民居与旅游民居存在现象的剖析,分析传统民居向旅游民居转型的过程、原因及规律。文章最终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个方面:(1)白沙与束河均受到旅游介入,当地传统民居逐步向旅游民居转型。越是临近村落核心区旅游民居的数量越多,旅游民居影响了村落整体环境与风貌。旅游民居是从传统民居中转型发展而来的,它能够让传统民居重获生机。因此,其现象本身是值得提倡与借鉴的。(2)传统民居向旅游民居转型在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功能空间置换、立面易容、结构更替、庭院造景、空间组织、表皮与细部处理、建筑服务系统安设八个方面。转型的过程为拆除重建、加建、改建装修。诸多旅游民居在转型时未实现对传统民居深刻了解,有悖村落与传统民居的长期发展。部分旅游民居的构筑做法已经完全超出传统民居,陷入盲目彰显的表现形式,但多数旅游民居能够在设计与做法上基于传统原型。(3)与此同时传统民居发生着的非物质转型均是朝着利益方向发展。人的思想与活动,建造的技艺受到了旅游产业与现代科技的冲击,促使传统民居走向旅游民居的产业化发展与竞争,民居与村落由自用转向利益。旅游民居本身也就是一种利益的衍生品,它作为一种为消费而创造的空间被快速地复制与生产。文章有待完善与提升之处在于:旅游民居时刻处于动态与变化当中的,转型也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无法预知其走向与发展趋势。旅游民居是否会导致古镇特色的遗失,如为其制定定量的标准化设计又是否会让其走向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