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凋亡抑制蛋白IAPs为肿瘤治疗新靶点,选择人工合成的Smac模拟物BV-6为此靶点抑制剂,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其有效剂量直接诱导卵巢上皮性癌SKOV3细胞凋亡发挥的抗肿瘤作用,以及无毒剂量降低肿瘤凋亡阈值产生的化疗增敏作用,探讨Smac模拟物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和化疗增敏药物应用于卵巢癌治疗的前景,为临床上治疗卵巢癌,提高化疗效果、降低毒副反应开辟新的途径。方法1、MTT法检测BV-6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筛选最佳有效剂量和无毒剂量,进行后续实验。2、光学显微镜观察应用最佳有效剂量BV-6不同时间后SKOV3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3、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应用最佳有效剂量BV-6不同时间后SKOV3细胞内TNF-αm RNA、蛋白的表达。4、MTT法检测应用无毒剂量BV-6与DDP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计算IC50与单用DDP比较,观察顺铂敏感性的变化,并选择DDP适宜浓度与无毒剂量BV-6进行联合实验。5、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V-6组、DDP组与BV-6+DDP组SKOV3细胞内Caspase m RNA、蛋白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BV-6能够有效抑制体外SKOV3细胞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根据细胞毒性检测结果,BV-6为0.01umol/L时,24h、48h、72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6±0.21)%、(4.50±0.38)%、(8.22±0.66)%,未见显著细胞毒性作用。BV-6为0.4umol/L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88±0.94)%、(48.67±0.87)%、(58.40±0.79)%,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同时光镜下观察SKOV3细胞出现凋亡性改变,随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因此,最终确定最佳有效剂量0.4umol/L、无毒剂量0.01umol/L进行后续实验。2、RT-PCR结果:有效剂量组24h、48h、72h TNF-αm RNA表达逐渐升高,存在时间依赖关系,较对照组分别升高了0.60倍、1.19倍、1.68倍。其中,TNF-αm RNA 24h与48h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Western blot结果:有效剂量组24h、48h、72h TNF-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0.23倍、0.78倍、1.89倍,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MTT结果显示单用DDP 24h、48h、72h IC50分别为14.42±0.17ug/ml、6.73±0.04ug/ml、3.19±0.93ug/m,联合无毒剂量BV-6后DDP IC50降为10.19±0.17ug/ml、3.53±0.04ug/ml、1.32±0.93ug/ml。其中,BV-6组、DDP组与BV-6+DDP组48h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50±0.38)%、(47.95±0.98)%、(60.78±0.66)%,BV-6显著增强了DDP对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5、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无毒剂量BV-6组与对照组Caspase m RNA、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BV-6+DDP组的表达含量比DD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剂量BV-6通过直接诱导SKOV3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肿瘤作用,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2、低剂量BV-6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凋亡阈值,增加SKOV3细胞的顺铂敏感性,具有时间依赖性,其增敏剂量本身基本无细胞毒性作用。3、BV-6可能通过促进TNF-α表达、活化Caspase,激发肿瘤细胞内死亡受体凋亡途径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诱导细胞凋亡、降低凋亡阈值发挥抗肿瘤作用以及化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