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骏枣和灰枣根系年生长变化与地上部生长结果的关系研究

来源 :塔里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系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根的生长高峰期过去,枝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反之,枝条生长缓慢,则根系的生长高峰期出现,两者彼此交替。本文以10年生骏枣和灰枣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骏枣和灰枣根系与地上枝条等器官、环境三者之间的生长关系,使用植物根系监测系统监测根系的动态生长状况,同时研究地上部分枝条、花果各时期的生长指标与根系生长的相互关系,生长重叠期和交替期,探究地下与地上部之间相互竞争营养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掌握土壤与根系、地上部相互作用关系,科学有效的栽培施肥灌水,提升土地经济效益,增产增收。(1)骏枣水平根和垂直根三个土层均呈有规律变化,水平根第一次生长高峰期在6月底,第二次小高峰在8月中下旬,第三次高峰在9月底,10月中旬迅速下降逐渐停止。垂直根系在从4月11日至11月7日之间也出现了3次生长高峰。水平根在60-80cm土层中根系生长量最大,垂直根20-40cm土层中根系生长量最大。吸收根与输导根6月生长数量最多,此时是地上部枣头枝、二次枝、枣吊及花器官快速生长时期。(2)灰枣水平根和垂直根三个土层生长变化趋势较相似,水平根系第一、二次高峰分别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而第三次生长高峰在10月中旬左右比骏枣晚了半个月。垂直根系则出现了4次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为5月23日,比骏枣推迟一周,第二个高峰期在6月20日,9月底第三个高峰期过后小幅下降,在10月底又出现了一次峰值,此后进入越冬休眠时期,逐渐停止生长。根系长度生长量最大的是60-80cm土层中,吸收根与输导根在5月-8月大量形成,比骏枣吸收根与输导根的发生时间久。(3)灰枣水平根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和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都早于骏枣1-2周,第三次生长高峰比骏枣晚15天左右;骏枣垂直根系第一个生长高峰期早于灰枣,第二个高峰期和第三个高峰期和灰枣大致相同,但灰枣有4个高峰期,且灰枣垂直根系的生长量都要高于骏枣;9月初至11月初,为灰枣垂直根系生长活跃的时期,而骏枣此时趋势较缓。骏枣与灰枣枣头枝长度都只有一个大的增长期,骏枣枣头枝粗度有三个大的增长期,灰枣枣头枝粗度只有两个增长期。长度生长与粗度生长都呈“慢-快-慢”的趋势。灰枣枣头枝长度生长比骏枣晚两周;二次枝伸长高峰期比骏枣晚一周;灰枣二次枝与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性;灰枣开花数与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灰枣的枣吊与新梢生长时期都比骏枣晚20天左右,灰枣每枣股的枣吊数量和枣吊长度都大于骏枣,但枣吊花朵数少于骏枣,因此坐果量也少于骏枣。6月中旬根系生长缓慢,为花期最旺盛的时候;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果实快速生长时期,此时根系也在增长,但生长峰值较低;10月中下旬后地上部完全停止生长发育进入落叶期,地下根系还有小幅度的生长活动。由此可见根系与地上部枝条、开花、果实生长都是交替生长,地上部器官给根系生长高峰期供给营养,大量发生的根系又为地上部枝条、花叶和果实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4)根系生长与土温关系密切,当春季土温达到21℃以上时,根系生长开始进入一个高峰。通过对不同深度土层根系生长的研究表明,骏枣与灰枣20-40cm,60-80cm土层内根系生长活跃,年总生长量较大,可以加大对此区域的肥水管理。
其他文献
隐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是常见的人兽共患肠道病原,主要引起人和动物腹泻,呈世界性分布。和田黑鸡是优良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之一,具有抗逆抗病性强、耐粗饲、抗高温等特点,目前有关其肠道人兽共患病原感染情况的调查较少。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和田部分地区和田黑鸡隐孢子虫和芽囊原虫感染情况,通过序列比对分析,掌握其种类/亚型分布和遗传进化特征。(1)为掌握和田黑鸡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特征,基于隐孢
学位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各种类型的耐药菌株相继出现,甚至出现了一些超级细菌,这一现象与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关系密切。QS控制集体行为,包括生物发光、毒力因子产生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等,它是一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可以使得细菌之间相互传递关于外界环境和种群数量的信息,进而相应地调整基因表达,以确保自身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外界环境。本课题前期发现金
学位
新疆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南疆)处于干旱区,是我国盐渍土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准确掌握土壤盐渍化信息,为区域盐渍土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对区域发展也有着现实的科学意义。本文以南疆地区的阿拉尔垦区作为研究区域,以2011、2017年、2021年Landsat影像数据和实测土壤电导率数据为基础,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
学位
新疆南疆地区主要为农区养羊,饲养模式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所以绵羊所获得营养不全面,从而导致繁殖率不高。解决繁殖的问题,其实根本上是解决营养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基于营养素是否会对绵羊的表观遗传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多浪羊与卡拉库尔羊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的研究。以及不同能量组的日粮营养水平参照(NY/T816-2004)设计,对照组(M)代谢能为10.88MJ/d,高能量(H)和低能量组(L)分别为1
学位
通过减施化肥的同时增施不同梯度的HPS微生物菌肥,研究分析HPS微生物菌肥对阿克苏地区冰糖心苹果果实品质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得到试验梯度中最适用于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施肥用量,为阿克苏地区苹果栽培实现合理施肥、提质增效等目标提供指导。对试验结果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在阿克苏地区冰糖心苹果栽培管理的环节中选择增施HPS微生物菌肥,有着提高坐果率和苹果产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但过量或少量使用HPS微
学位
农田盐渍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而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粪便也逐渐增多,大多数粪肥施用于土壤中从而改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因此土壤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目前对盐渍土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南疆盐渍化农田土壤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吸附和迁移试验/模型分别考察了两种不同来源生物炭(猪粪生物炭(PMBC,Pig ma
学位
为了明确播期和施氮量对无膜棉生长生理、土壤氮素动态与利用、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以‘中619’为供试材料,采用播期、施氮量两因素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其中播期范围设置为4月17日~5月6日,按照码值计算分别为4月17日(用S1表示)、4月25日(用S2表示)、4月30日(用S3表示)和5月6日(用S4表示);施纯氮量范围设置为75~525 kg/hm~2,按照码值计算,分别为N1:75 kg/hm
学位
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传统研究方法中,以产量及基本农艺性状作为改良技术的依据过于单一,难以对棉花群体结构的主要特性进行分析。为探究不同密度与行距差异对棉花生长发育、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株型紧凑的CCRI 641棉花为供试材料,采用76 cm等行(SP)与(66 cm+10 cm)宽窄行(DP)种植模式,设置三个处理,种植密度分别为Ⅰ低密度12万株/hm
学位
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ditis)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致病菌,许多年来人们都将抗菌素治疗作为沙门菌病防治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对抗菌素的滥用情况逐渐加重,沙门菌在药物选择下产生的抗菌素抗性基因(ARGs)被认为是当下对畜牧业及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携带大量ARGs沙门菌的流行,会在多个地区成为机会性病原体,由此引起的食品公共安全问题尤为严重,为了最大化降低由此造成的
学位
为明确鲜食枣适宜的采收期,本研究以妈妈枣、苹果枣、HN-1、蜂蜜罐为试验材料,对4个鲜食枣品种成熟后期枣果实品质进行评价筛选,并选择点红期、半红期、全红期3种不同成熟时期的枣果实进行了室温下及低温贮藏期间品质比较分析试验。主要研究结果:(1)随着果实成熟,4个鲜食枣品种果实硬度、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前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淀粉、总酚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对4个鲜食枣品种成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