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IgG结合蛋白GST-GB2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G结合蛋白GST-GB2是一种含有两个IgG结合域的(B-domain)的外源重组蛋白,其在免疫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GST-GB2的广泛应用对此种蛋白的规模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摇瓶培养已不能适用。高密度培养技术作为一常用的重组大肠杆菌培养技术能够显著的提高单位体积内的菌体量,从而提高外源重组蛋白的产量,已被广泛的用于外源重组蛋白的规模化生产。本研究在5L发酵罐中通过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实现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PGEX-GB2)的高密度培养,同时目的蛋白GST-GB2得到了高效的可溶性表达,产量较摇瓶培养阶段有显著的提高。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了一种适合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葡萄糖铵盐培养基,并根据所用菌种的特点,优化了培养基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浓度,发现葡萄糖浓度为25mg/mL,硫酸铵浓度为4mg/mL时,菌体生长情况最佳,摇瓶培养阶段时最大菌体密度达到了5.32(OD600)。2根据培养基中富含葡萄糖的特点,对该培养基的灭菌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121℃,30min,葡萄糖单独灭菌,葡萄糖损耗仅为3.5%,为本研究中培养基的最佳灭菌方式。3在5L发酵罐中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过程中,采用补料分批培养的培养方式,并在补料阶段使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补料方式—恒速补料、pH反馈控制补料、溶氧反馈控制补料,三种补料方式都成功的实现了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培养,菌体密度(OD600)都达到了100以上,最高值达到了116,进一步比较了三种补料方式的细胞得率系数Yx/s和细胞平均生长速率rx,溶氧反馈控制补料方式下所得到的细胞的平均生长速率的最大达到2.95g/L-h,细胞得率系数达到0.306g/g,确定溶氧反馈控制补料是最佳的补料方式。4在采用溶氧反馈控制补料的高密度培养的蛋白诱导阶段,研究了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GST-GB2产量的影响,发现诱导剂加入6h后细胞中可溶性目的蛋白的浓度达到最大,达到4.12g/L,比摇瓶培养阶段提高了2.81倍,直接ELISA分析了所产目的蛋白GST-GB2的IgG的结合能力,确定了所得的蛋白为具有IgG结合能力的活性蛋白。
其他文献
分析航海院校在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指出各航海院校和培训单位应注重海船水手的工艺教学,加强和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对传统的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水手工艺
<正>2009年3月,世界最大的客车企业宇通公司就智能安全辅助系统配套在全球范围内招标。在国际上多家知名企业参与竞标的情况下,结果是国内的一家企业拔得头筹,成功竞标。要知
比较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Vuill.)Fr.〕无性型,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Kob.)Br.et Sm.)的一个野生型菌株CGAC88-821L及角变分离株CGAC88-821S间的均菌落特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痢疾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并分析其疗效。结果: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配合白头翁汤加味进行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7.92%,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创作,可以用继承海顿、莫扎特创作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来概括。
<正>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易造成多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引起心理障碍,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而且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大
<正>藏医的"药浴疗法"是藏民族在长期使用天然温泉浴身疗疾强体防病的实践经验中总结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浴疗保健。在此基础上经历代藏医,依据藏医"三因,五元学说"理论,从理、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
研究了74个小麦品种(系)的38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分布,同时比较了6种正态性检验方法。结果表明:仅有少数性状符合正态分布,为使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在作以正态性假设为基础的统计分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系统书写护理病历的效率。方法调查同一医院使用护理电子病历前后,以及未使用与已使用护理电子病历的两所医院书写护理病历所需时间,对结果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