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党体系变迁动因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政党变迁的繁复与西方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不断摆动的政党体系是其重要特征,如何看待并描述其过程与模式是韩国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用外部环境、内部因素与制度因素三个层面的体系分析方法来观察政党体系的变动,并论证其变迁模式。从韩国政党体系的历史轨迹看,共经历了形成时期、威权时期、军人统治时期和民主转型时期等4个时期,政党体系的变动模式在不同阶段表现出迥异的特征。形成时期的国际环境影响、威权时期的政治权威、军人统治时期的无奈与抗争、民主转型时期的混乱与延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外因来看,国际体系、特别是南北关系,即“北风”因素对于韩国“保守一边倒”政党体系的形成发挥了主要作用,确定了政党体系的发展方向。而从社会与经济因素来看,地区主义与阶层分化使韩国保守势力占优势的政党体系不会在近期内发生大的变化,社会因素的分化和演化使地区主义扩大的趋势延续,韩国政党体系将会继续“保守一边倒”的动态变化总趋势。从内因来看,内部单位是推动政党体系变迁的重要行为体。法律基础和法律地位,以及政党组织结构特点都决定了韩国政党的“个人化”特点和派系的繁盛。韩国的精英和派系客观上促进了政党的聚散分合,推动了政党体系的变化与发展。在行为方式上,韩国精英政治人多以“权力依附”、“魅力依附”的方式,派系多依靠“弱合强独”、“弱联强分”的方式推动政党体系的变化。从制度层面看,韩国政治规则的形成、变动和稳定是影响政党体系的重要因素,不断更改的制度也推动了政党体系的变革。而总统选举和国会议员选举等制度的变迁则体现着政党体系变迁的体现和时机,发挥着间接的,而不是决定性的影响。选举为政党体系提供了变化的基本框架,限制了变化的幅度和时间,是观察政党变动的重要因素和观察依据。综合来看,韩国政党体系的变动是外部环境与内部单位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关联的政治现象;政党体系变迁的动力源泉是外部环境,而推动变化的行为主体是政治人与派系。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环境因素和主要行为主体将趋于稳定,不断往复于多党与两党体系间的“钟摆”将停滞下来,政党体系趋于稳定化。
其他文献
乳酸菌是消化道内的主要微生物菌群,乳酸菌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能够在肠道内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能够刺激肠粘膜免疫组织产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对
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特别在沙漠旅游领域更应如此。本研究基于对沙漠旅游的影响因素——沙漠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构建了沙漠生态旅游适宜度
<正>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秸秆还田,有效地遏制了土壤有机质的下降,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由于土壤物
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培养的“工作母机”,为我国中小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随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实践迫
在国际汽车厂商进入中国攻城略地的热潮中,中国市场正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之一。随着客户消费观的多样化,市场被不断细分,各个公司产品线不断的扩大,在为公司制
番荔素是从番荔枝科植物的不同部位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抗肿瘤效果显著,因此得以"明日抗癌之星"的称号。文章就番荔素抗肿瘤作用、抗耐药性、机
孙子文化品牌是齐鲁文化品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孙子文化品牌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深入挖掘孙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孙子文化品牌的基本定位;在实现孙子文化资源向孙
文章界定了建筑细部设计的概念,辨析了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差别,论述了细部设计和工艺技术对建筑艺术和建筑美的作用,提出细部设计相关的知识基础。指出缺乏细部
联合国粮农组织兽医官小泽义博博士(日籍)来华访问。应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北京市畜牧兽医学会的邀请,于1980年8月7日在北京做了有关家畜传染病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非洲猪瘟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基础的基础。由于我国农业长期存在剪刀差,以及农村种植结构的不合理,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并且长期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