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最古老克拉通之一的华北克拉通,其上保留有早期壳幔演化过程的物质记录。然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大规模的破坏,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其中,在辽西地区出露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最古老克拉通之一的华北克拉通,其上保留有早期壳幔演化过程的物质记录。然而,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大规模的破坏,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其中,在辽西地区出露了两套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兴隆沟组和蓝旗组,前人研究表明这两套地层分别形成于早侏罗纪和晚侏罗纪,其中的火山岩夹层的形成与下地壳物质参与的部分熔融有关。本论文采集的辽西朝阳地区和北票地区兴隆沟组和蓝旗组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角砾岩样品含有大量早于地层年龄的下地壳捕掳晶锆石。论文重点对这些捕掳晶锆石进行了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的形态学,C1图像特征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锆石的核部为岩浆锆石,锆石U-Pb年龄分布存在三个时代,古生代(250~350 Ma)、古元古代(~1.8 Ga)和新太古代末(~2.5 Ga),代表了三个岩浆和变质事件。前两次事件与华北克拉通上地壳古老物质所显示的~2.5 Ga的地壳再造和~1.85 Ga的造山事件相一致。~2.5 Ga锆石和~1.8 Ga锆石的Hf模式年龄(2.6~2.8 Ga和2.2~2.9 Ga)明显老于其岩浆和变质事件年龄,证明华北下地壳存在两期明显的再造事件。同时,辽西地区下地壳生长峰期为2.6~2.8 Ga,与前人研究的~2.7 Ga生长峰期吻合。多数锆石具有明显高于地幔值的氧同位素组成(δ 18O=6~12‰),再次说明这些锆石形成于下地壳的再造事件,而非直接来源于地幔的地壳生长事件。古生代的锆石具有宽泛的εHf(t)值(-27.6~12.9)和O同位素组成,其中部分显生宙锆石具有接近原始地幔的氧同位素组成(5.3±0.3‰),这进一步证明这些锆石是从来源于地幔熔体底侵到下地壳深度,与下地壳混合后形成的。总之,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的捕掳晶锆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辽西地区的古老下地壳经历了 2.9~2.6 Ga壳幔分异的下地壳生长过程,~2.5 Ga发生大规模再造事件,和~1.8 Ga下地壳变质改造事件。其中,1.8 Ga下地壳变质改造事件与中部带的形成——华北克拉通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有关。此外,辽西地区的下地壳古生代时期还遭受了多期岩浆底侵事件导致的下地壳改造。各个时期形成的锆石最终在克拉通破坏时随着中生代岩浆活动带至地表,这就是最终观察到的兴隆沟组和蓝旗组安山质火山岩,这些安山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可能由于冷却过快,几乎没有形成代表地层年龄的岩浆锆石。
其他文献
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形式的体现,是学习者检测语言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我国传统的对学习者写作文本的反馈方法仍以教师反馈为主,虽然教师反馈更具有权威信和可信度,但这种反馈方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中国的教学课堂以大班教学为主,因此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批改,学习者的主要关注点为教师给出的分数,并且教师无法掌握学习者是否对作文中标注的错误的习得情况
本文建立了具有底线参照点和现状参照点的报童模型,特别地,将底线参照点设为外生决策(由系统外界给定);现状参照点设为内生决策(与管理者的决策有关)。根据期望效用最大化理
目前,硬脆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应用在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船舶、信息及军工等领域,这些高、精、尖领域对材料的使用提出更高精度的要求。由于材料高强度、高硬度、脆性大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用“某省声”注解小篆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当下的学术研究成果大都从造字和用字的角度出发,用溯源的方法找省声字的古文字字形,以能否找到声符不省的原形为判定许慎注“省声”合理与否的标准。此方法不合许慎意图,且缺乏足够的实例证明。许慎是将对字形的分析说解作为《说文》的基本落点,其解说思路与汉字构形理论中的构件功能分析的方法相吻合。因此本文用构件功能分析法对许
化学学科自诞生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或规律,化学教学同样不例外。在新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明确提出要落实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增了蕴含哲学思想的课程目标,诸如:能用对立统一、联系与发展等观点考察化学反应等。继而,高考评价体系考察内容“核心价值”里也明确提出要求,即将进入高校的学习者,应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与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教学承担着落实核心素养、为
城市化的飞速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必须全方位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城市居民民生保障与民生不断发展等方面,要求着公共财政提供较高水平的资金支持,这些不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它们是我国历史与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其中,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类型中的重要的部分,沉淀着民族精神的基因符号,从侧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价值取向。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描写介绍我国具有代表性物质文化遗产的篇章,分析其中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类型、内部与外部特征,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对学生重视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
中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是欧亚大陆的几何中心,地域辽阔。该地区属于典型的西风影响范围,其古气候记录与亚洲夏季风影响范围内古气候记录的对比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着畜牧产业发展、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2020年对于我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