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其中,考察某一事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美国进行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税率从46%下调至34%,下降12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大幅度下降如何影响了企业行为,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如果企业将税率变动前实现的盈利推迟至税率降低之后的期间确认,便可享受低税率的好处。多位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上市公司为了节约所得税而在1986年前有明显的递延收益行为。
2008年,我国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并将33%的基本税率下调至25%。税率降低如何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呢?
本文首先分行业地统计分析了深、沪市上市公司2006~2008年确认的所得税税费与会计盈余,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在税率变动前有明显地递延收益行为:然后,本文分单样本组与全样本组,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实证研究税率变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单样本组包括税率从33%下降至25%的333家样本企业,全样本组包括税率降低的395家样本企业、税率升高的192家样本企业与税率未发生变化的149家样本企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研究结论不同,税率变动并没有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税率变动前期进行递延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