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无法满足一些内地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一批中国企业选择海外上市。但随着这些企业涉嫌财务造假、信息披露存在漏洞等原因使企业陷入诚信危机,频繁遭到国外机构做空;也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海外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发展模式的误解、战略决策的不认同,造成股价被低估,战略转型发展困难。这几年国内资本市场日趋完善,相关利好政策不断推行,并落地实施,引发了大量中概股企业退出海外资本市场,寻求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中概股回归这一话题在国内资本市场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中概股企业的私有化回归现状、动因及经济后果的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以药明康德作为案例,研究了药明康德自2015年至2018年A股IPO的资本运作行为,分析其私有化回归的动因,在介绍其特别的回归路径之后分析其中的创新点和适用范围,然后分析私有化回归对二级市场,公司筹资、经营、投资三方面以及对债权人和大股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药明康德私有化回归主要是出于获得高估值、战略调整、降低代理成本和监管维护成本的考虑,同时国内CRO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推动公司的回归。本文研究后认为药明康德创新的回归路径缓解了私有化带来的资金压力,稳定股权结构,消除“负协同效应”,为加速A股上市提供条件,其回归对于业务模式、政策、公司自身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回归后市场反应良好,在筹资、经营、投资三方面的表现符合其回归的动因,回归显著降低了债权人无法回收本息的风险,使得大股东收益颇丰,回归效果良好。对有意图回归的中概股企业来说,可以提供一定的回归思路;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可以完善相关制度,减少对中概股的炒作,更好的保护股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