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中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也已经成为国家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本研究通过政策文本的解读、统计数据的分析、经典文献的总结以及现实状况的调查,发现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吸引力不足问题。 根据河南省118所中职学校,12000余名中职学生的调查数据,发现中职学校吸引到的是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人口多,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低、职业层次低,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概括而言,中职教育吸引到的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究其原因,本文主要从学校、市场和文化三个层面来展开分析。首先从教育投入、培养过程、教育产出三个环节对学校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投入环节主要分析了“人、财、物”即学校师资、财政投入和设施设备的情况;过程环节从学校环境、教学过程和实习过程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产出环节主要分析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其次,分析市场因素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主要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技能型劳动者的社会待遇两个方面来展开。最后,从传统观念和当前大众心理两个方面分析文化因素对人们教育选择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在对学校层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后,提出应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加强学生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改进教学与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市场层面需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保障,提高中职毕业生社会地位。文化层面应转变传统观念,尊重职业教育;以实效改变民众心理,营造职教良好发展环境。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层面的共同努力来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