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相流化床中NO_x全循环催化氧化预处理氰化尾渣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易处理金矿资源的日益消耗,难浸金矿和氰化尾渣的开发利用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据统计,世界上80%的黄金冶炼企业采用氰化法提金,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氰化尾渣,该尾渣含有可回收的金、银、铜、铅、锌、铁等有价金属元素。氰化尾渣的资源化,尤其是金、银、铁等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不仅能消除氰化尾渣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又能给炼金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所以开发利用此类黄金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利用此类黄金资源最核心的内容是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这将直接关系到不同元素的回收率,生产费用和环保等因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本课题组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在三相流化床中NO_x全循环催化氧化预处理氰化尾渣。本研究以产自中原黄金冶炼厂的氰化尾渣为物料,以NO_x为氧化剂,考察了深度预处理过程中影响铁浸出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3.5小时,硝酸质量浓度分数为15%,硫酸质量浓度分数为5%,气速为0.5m~3/h,分布板孔径为1mm-2mm,孔与孔之间距离为4mm-7mm。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氰化尾渣中铁的浸出率达到97.92%,失重率达到58.73%,氧化效果非常明显。在同等条件下预处理难浸金矿,铁的浸出率达到95.29%,失重率达到72.68%,表明该方法也是预处理难浸金矿的有效方法。并对其氧化机理进行初步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LV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氰化尾渣和最佳工艺条件下预处理后的氧化渣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X射线线扫描和X射线面扫描微区分析和对比,得出该预处理方法能有效氧化黄铁矿,使包裹的金裸露出来,提高尾渣氰化提金率。把氰化尾渣和氧化渣在液固比5:1、PH=9-10、NaCN用量:2.0-3.0g/L、氰化时间为24h的条件下进行氰化提金,提金率从66.44%提高到99.39%。可见该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氰化提金率。最后比较了NO_x循环利用和不循环对预处理氰化尾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O_x循环利用能节约大量硝酸,缓解液体中硝酸浓度下降,提高反应速率,缩短氧化时间。实现了低温常压下NO_x自循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大三相流化床催化氧化实验,研究表明,间隔一定时间只补充少量的硝酸就能维持氧化反应连续进行,铁的浸出率持续提高。本文所研究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氰化提金率,而且反应过程中实现NO_x全循环,减少了污染,符合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但反应装置和材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其他文献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大学物理实验五维一体教学改革.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报告和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改革.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物理
目的了解浙江省象山县5岁及以下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和EV71疫苗接种意愿,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表从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抽
目的研究降低血透机故障率,提高故障修复及时性的方法。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收集维修数据,统计分析血透机现存问题,运用鱼骨图、PDCA等工具逐步解决问题。结果通过整改方案的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处于传统教育死记硬背的怪圈,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与现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不相符。历史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适当通过健全人格的培养,以调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学习赋予明确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实践探索表明,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减少物流费用对企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都有重大
<正>听杨卉老师执教《月光启蒙》第一课时,笔者顿生感悟:一节恰好的课堂,让每一个生命在课堂"起舞",如此美好。杨老师课堂的"恰好"表现为诗意氤氲、思维激荡、生态盎然。一、
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上市公司R&D支出的信息披露现状,并实证检验了其长期和短期市场反应。研究发现:长期市场反应下,股价对R&D支出的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吸收,投资
掺硼金刚石(BDD)具有电势窗口宽、析氧电位高、背景电流低、抗腐蚀、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本文尝试以环境友好的BDD材料为电极,在自制的COD在线监测仪上采用电化学安培法进行C
滩涂土壤在自然脱盐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盐分梯度的一系列土壤。本研究针对这些土壤的特性设计了多种培养方案,试图优选出合适于今后分离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微生物的培养方
本研究在纯培养条件下,对9种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 ECM真菌)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乳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lactifluus、绒粘盖牛肝菌Suillus toment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