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蕴含着敏锐的历史意识与鲜明的解构思想。小说《英格兰,英格兰》是表现巴恩斯的解构思想及其对历史和国家身份思考的典型作品。本文尝试解读巴恩斯曾于1998年获得英国“布克奖”提名的作品《英格兰,英格兰》,揭示小说中主人公追求个人与国家身份以及重现英国性背后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性成为英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英格兰,英格兰》作为巴恩斯众多关于历史小说中的一部,体现了巴恩斯对英国当代社会中英国性热潮的回应。该小说包括“英格兰”、“英格兰,英格兰”以及“盎格鲁亚”三个部分,整个故事在女主人公玛莎·柯克伦追寻真实身份与社会变迁的交织叙事中对英国性做出了解构性阐释,体现了巴恩斯对当下英国人盲目消费文化遗产、复制历史传统的批判性思考。本论文将集中讨论巴恩斯对英国性的解构以及对英国现有发展模式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巴恩斯对英国未来发展的重构。当然,在这部小说中巴恩斯是否顺利完成其重构尚值得讨论。论文主要包括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作者对英国性的解构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揭露。第二章着重探究杰克·皮特曼等人建构主题公园的过程。第三章通过对英国现有的两种发展趋势:“英格兰,英格兰”和“盎格鲁亚”的对比分析来解读巴恩斯对英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通过综合分析,论文得出结论:小说体现了处在新旧世纪交替之初的英格兰人通过盲目消费与复刻文化遗产来追寻和建造个人真实身份和民族身份的过程中出现的困境。作者巴恩斯在小说中通过解构英国性以及建造主题公园的实验性方式来警醒当代英国人思考英格兰在新世纪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