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成都市女子中学和普通中学女学生异性交往心理问题的差异和成因,使学校和社会更好地了解女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现状,同时为学校和社会更好地解决她们异性交往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三所中学的1042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结论:1、成都市女中学生异性交往总体状况良好。其中女子中学女学生更容易出现过分害羞、退缩、冷漠、敌意和功能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而普通中学女学生更容易出现方式不当和规范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2、成都市女中学生、女子中学女学生、普通中学女学生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在总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年级主效应,并且高中女学生均更容易出现方式不当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而初中女学生均更容易出现攻击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此外,成都市初中女学生更不容易出现偏执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5),而在女子中学,初中女学生更容易出现过度防卫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在普通中学,高中女学生更容易出现规范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01)。3、来自城镇的女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择友标准失调、方式不当和规范失调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5),而来自农村的女中学生更容易出现敌意和冷漠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5)。4、在成都市的中学,非独生女更容易出现过分害羞、退缩、冷漠和敌意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5)。其中在女子中学,非独生女更容易出现过分害羞、抑郁、自卑、退缩、冷漠和敌意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5),而独生女更容易出现方式不当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5、在女子中学,父亲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学生更容易出现敌意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P<0.01)。而在普通中学,母亲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学生更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异性交往问题(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