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和稳定控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人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并以浙江大学自主设计的仿人机器人为背景,搭建基于Matlab-Adams仿人机器人运动规划离线仿真平台;提出仿人机器人步态稳定控制与关节执行机构的优化;针对运动中摆动肢体对机器人轴向影响带来的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仿人机器人竖直轴向的角动量补偿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搭建基于Matlab和Adams的离线仿真平台,实现机器人多连杆模型的正运动学、逆运动学、ZMP稳定的计算以及机器人步态规划算法的仿真。通过该仿真平台仿真仿人机器人的步态,确保设计出的步态规划用到实际机器人上的安全性,加快步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测试。同时在仿人机器人的机械设计中,通过仿真得到不同时速下的电机参数,供设计选型使用。2.提出在关节执行机构能力约束条件下的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在线优化算法。该算法根据三连杆的模型推算机器人的腿部关节力、关节速度和关节力矩的信息,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是否能和规划的运动参数相结合,进而优化关节信息和稳定域这两个约束条件,使仿人机器人关节执行机构的输出和稳定域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优化在关节执行能力约束条件下的稳定域。3.由于仿人机器人在高速运动时,快速摆动的肢体在竖直方向产生的角动量对机器人本体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在线计算仿人机器人摆动腿运动或打球运动所引起的竖直角动量变化,并设计优化补偿,保证机器人更稳定。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将上半身看成一个整体,通过腰部偏摆方向的旋转来补偿运动肢体引起的仿人机器人竖直方向的角动量。并将该算法成功应用到实际机器人“kong”上。
其他文献
图像监控一直是信息领域热门的应用技术之一,它以直观、方便与信息内容丰富的特点而广泛被人们所关注。随着嵌入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监控系统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与消费国,但国内优质硬质合金生产所需的烧结炉主要依赖进口,而国外设备公司对关键技术的保密以及过高的设备价位,严重制约着我国硬质合金工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电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故障的发现与解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每台电梯都能够可靠运行,已成为提高物业管
本文分析了汽油机电磁阀式喷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针对多种类型的电磁阀式汽油机喷油器,设计出灵活可靠的多功能喷油器驱动器,该驱动器可适用于不同电气参数的缸
近年来,机器人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运行过程中,用以优化机构设计、验证正逆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算法等。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863计划的仿人机器人移动作业协
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迅速提高和以太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智能仪器设备开始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工控设备大多使用现场总线技术,但现场总线种类繁多,没有统一的协议标准,而以
在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国防事业中,依靠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的设备极为广泛。随着人们对生产设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控制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节能环保,有效利用能源这一社会发展的共识,可调速、高控制精度、高性能、节能环保的驱动电机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电机,是伴随着电力电子、微控制器以及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而来。它的励磁部分用永磁体代替传统的绕线式绕组,使电机整体结构变的简单
分段式永磁低速直线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在低速直线运行场合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由于其存在强耦合非线性以及系统结构多样性等特点,目前尚无系统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解决该类系统的建模和性能控制问题。本文以综合性能最优即推力与电机系统体积之比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方法对分段式永磁低速直线同步电动机动、定子最佳配合进行研究。对进一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段式永磁低速直线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奠定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清洁环保,发电效率高,是当前新型能源领域的研究重点。燃料电池工作时每一片燃料电池都可以理解为一个有着很小内阻的可变电压源,其内阻是反映燃料电池运行状态与发电效率的重要参数,为了评估各单片电池性能并及时发现异常的单片电池必须对单片电池内阻进行检测。在诸多测量燃料电池内阻的方法中,电化学阻抗谱法由于可以准确获得阻抗频率谱、测得的数据丰富,因而备受瞩目。论文以此为背景,基于电化学阻抗法
异色物检测技术是用来将混入正常物料中的异色物检测出来,取代传统的人工分拣方式。该技术实现异色物剔除的智能化,极大提高了异色物分拣的效率和稳定性,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