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子/水滑石纳米片薄膜的构筑及其传感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xiao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层层自组装(LBL)法构筑了荧光分子/水滑石(LDH)纳米片复合超薄膜,并研究了该薄膜材料作为荧光传感器对于重金属和有毒金属离子的响应行为,探讨了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采用层层自组装(LBL)法在石英基底表面交替组装BeryllonⅡ和LDH纳米片,构筑了纳米尺度可控的铍试剂Ⅱ(BeryllonⅡ)/LDH纳米片超薄膜(BeryllonⅡ/LDH)n。通过SEM、XRD测试表明该超薄膜呈现了垂直于基底方向的周期性层状结构,BeryllonⅡ分子按双层排列形式存在于LDH层间,其形貌测试表明薄膜表面连续均匀、致密。(BeryllonⅡ/LDH)n超薄膜作为比率荧光传感器对Be2+显示了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宽的线性范围(1.0×10-7-1.9×10-6molL-1)、低的检测限(4.2×10-9molL-1),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存储稳定性及重现性。利用XPS和拉曼手段研究证明了该传感器对Be2+的响应机理基于Be2+与薄膜中BeryllonⅡ发生键合导致了薄膜荧光淬灭。该超薄膜材料有望应用于Be2+的检测。   采用采用层层自组装(LBL)法在石英基底表面交替组装樱草灵(Primuline)与LDH纳米片,制备了纳米尺度可控的(Primuline/LDH)n超薄膜。通过SEM、XRD测试表明该超薄膜具有稳定的超分子结构,其中LDH微晶ab面平行于石英基底,形貌测试表明薄膜连续、均匀、致密,Primuline分子以单层形式排列于LDH层间。(Primuline/LDH)n超薄膜对Hg2+检测显示了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宽的线性范围(2.5-100nM)和低检测限(0.13pM);而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光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利用XPS手段证明了薄膜中的Primuline与Hg2+发生键合导致了薄膜在377nm处荧光增强,在422nm处荧光淬灭。该超薄膜材料在Hg2+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富勒烯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性质,其功能衍生化一直是化学研究的前沿。在过去的三十年,富勒烯化学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化学衍生化,不仅可以维持原有富勒烯的性质,还可调节其溶解度、能量水平、分子间隙以及表面能等,从而促进其在医药、光伏器件、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其中,过渡金属盐催化(介导)的富勒烯反应为丰富和拓展富勒烯的衍生化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方法和途径。尽管过渡金属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二十年,发展起来荧光染料Aza-BODIPY (如化合物1),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Aza-BODIPY衍生物有其独特的光谱特性:吸收与发射波长较长,荧光量子产率较高,光稳定性好,对pH不敏感等[1-4]。因此,对其结构进行修饰能够改善其荧光性能,可以潜在应用于化学传感器、荧光开关、离子检测、光动力学疗法等领域,具有优异的药理活性和医用前景[5-9],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基于Aza-BOD
迄今为止,在烟草和烟气中已经发现9000多种化学成分,是极其复杂的混合体系。为正确评价烟草品质,并科学地研究吸烟与健康的关系,深入开展烟草烟气化学研究、化学成分结构确证和含
稀土β-二酮配合物由于其优良的发光性质已被广泛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成像,光纤通讯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研究。双β-二酮是两个单β-二酮通过间隔基连接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