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ESF1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影响作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q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二位。结肠癌的传统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辅以放、化疗,但手术治疗创伤性大,放、化疗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生物治疗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早在70年代末,人们就发现旋毛虫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多采用口服感染旋毛虫使其进入体内达到抗肿瘤作用,由于活虫对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故将旋毛虫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提取出来尤为重要。本实验室已筛选出一些与肿瘤相关的旋毛虫基因,如Tsp05904、 Tsp10855、Tsp06172、Tsp08404、Tsp05091、Tsp05931及Tsp09347等,其中Tsp09347基因编码的蛋白为ESF1,其与人结肠癌HCT-8细胞具有免疫交叉反应。本实验通过制备ESF1蛋白抗体,进而观察其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影响作用,为旋毛虫抗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的:制备出旋毛虫ESF1蛋白抗体,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其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影响作用。方法:应用RT-PCR扩增出旋毛虫基因Tsp09347,构建克隆质粒18T-Tsp09347,随后构建表达质粒pET-28a(+)-Tsp09347,并转入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得到旋毛虫ESF1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ESF1蛋白进行鉴定,并利用包涵体蛋白纯化方法对其纯化;利用纯化后的ESF1蛋白免疫BABL/c雌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方法测其效价;利用MTT法观察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细胞培养构建BABL/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ESF1蛋白多克隆抗体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RT-PCR、测序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和纯化的蛋白与旋毛虫ESF1蛋白相一致;ELISA结果显示,ESF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04800;MTT结果显示,ESF1蛋白多克隆抗体作用于HCT-8细胞24h、48h、72h后,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ESF1蛋白多克隆抗体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未治疗组(P<0.05),且小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旋毛虫ESF1蛋白多克隆抗体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害藻华频繁发生,对近海生态环境、渔业、养殖业和旅游景观均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世界性海洋生态灾害。改性粘土法是有害藻华应急处置的有效手段,本文在他人对改性粘
目的全氟异丁烯是有机氟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副产品之一,能够穿透面具,又无特效解毒药物,建立大鼠全氟异丁烯(PFIB)吸入性肺损伤模型,为其毒理学及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
近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自行研制的“矿井巷道洒水车”获国家专利。该设备的投用消除了该矿井下自动防尘的“盲区”,实现了井下综合防尘自动化,使井下空气更为清新、湿润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法分子借助无人机向监所投递违禁物品、窃取监管信息、预谋协助脱逃、发动恐怖袭击的事件时有发生,对监所安全构成了严峻的现实威胁,
目的:探讨正常组织和胃肠道肿瘤组织中MLH1基因外显子2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MLH1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以正常人外周血、正常大肠组织和1个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样本,以2
为探索画树测验在大学新生抑郁状态调查中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对138名大学新生进行自评抑郁量表评定和画树测验,研究发现:与大学新生抑郁状态相关的绘画特征有树木矮小(树的高
本文分析了目前水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重视对病原学的诊断,重视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功能,了解病原菌的耐药状况,遵守水产药物休药期等。
期刊
"排气门"危机事件在大众的发展史上,无疑会留下浓重的一笔。对大众"排气门"危机事件本身、危机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此类危机的处理策略。
本文通过牛首山地区新建的文化旅游区案例,有机地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灾害等多种因素与岩土工程相结合,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也为在老矿坑区新建工程
文章论述了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的建筑形式,指出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原则,旨在能够给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