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原发性肺癌在男性肿瘤死因中占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工业化程度的发展,肺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使得患者难以耐受而放弃治疗。因而寻找一种既不影响放疗疗效,又能减轻患者放疗毒副作用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艾迪注射液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双相抗癌注射液,引起广为关注。目的:评价艾迪注射液对肺癌放疗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了解该药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并对比放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6、TNF-a和TGF-β水平的变化,以及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而探讨艾迪注射液对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收治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化疗科行三维适行放疗(3DCRT)的肺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为对照组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6-80岁,中位年龄53岁,艾迪注射液联合放疗为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9-80岁,中位年龄59岁。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应用3DCRT放疗方法,治疗组在放疗同期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贵州益伯制药有限公司,组成:黄芪、刺五加、人参、斑蝥。规格:10ml*5支/盒,国药准字Z52020236)50ml-100ml加入0.9%生理盐水400ml-4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至放疗结束,共35-45天。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前后分别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5ml,4℃低温冷藏,2h内常温离心2000Xg15min,上清液超低温冷柜-80℃冻存备用。检测细胞因子时室温下融化后2h内测量,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IL-6、TNF-a和TGF-β的水平。试验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或等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月,最短随访时间为4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1.近期疗效:全组40例均可评定疗效,其中对照组20例,获完全缓解(CR)者1例,部分缓解(PR)者9例,稳定(SD)者8例,进展(PD)者2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0%。治疗组20例:完全缓解(CR)者1例,部分缓解(PR)者9例,稳定(SD)者9例,进展(PD)者1例,客观有效率(CR+PR)为50%。两组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放射损伤情况: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皮肤反应和放射性食管炎。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0%,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红蛋白减少方面,两组发生率均为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几乎无明显的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两组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85%,对照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治疗组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为60%,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艾迪注射液对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加用艾迪注射液后,患者的KPS评分升高,同时患者的食欲、精神状态、睡眠、疲乏和体重等生活质量指标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放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血清细胞因子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血清IL-6、TNF-a和TGF-β水平与放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两组至放疗结束均未出现过敏、发热等不良反应者。6.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随访2个月,对照组有4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0%,治疗组有2例,发生率为为10%,两组发生率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治疗组发生率为15%,对照组发生率为27.8%,两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最后一次随访统计,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肺癌复发,肿瘤远处转移,合并其他疾病。结论:1.艾迪注射液同放疗联合,可以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疗顺利进行。2.艾迪注射液能降低肺癌放疗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a和TGF-β的水平,延缓放射性肺炎的进展,有效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