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空间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发生改变,进而带来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空间扩展/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化健康推进,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市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并收集相关年份全市及各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变化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构建、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数据分析和空间表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综合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建立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综合评价模型,并借助GIS技术的空间表达功能,对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辨析。本题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1995-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偏重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从累计转入面积来看,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大,其次为以保护生态环境目的的林地,且两者的年变化幅度趋势变缓;从累计转出面积来看,耕地转出面积最大但其变化幅度明显变小,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转为建设用地。(2)1995-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总产值、单位农用地农业产值、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3)1995-201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压力指数、土地利用状态指数、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综合评价指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特征与各区县主要的地形、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承担的主要的城市功能有关。(4)在土地利用总量、类型和结构变化等内生变量中,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变化影响显著;各类生态用地中,耕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最大,林地增加正向影响最大;生态用地总量和结构中,总量减少是引起生态环境负向演化的主要因素。(5)在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发展等外生变量中,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增大是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响应负向演化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水平对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响应负相关。
其他文献
<正>钟祥市胡集镇湖山村过去是典型的穷村、乱村、落后村。"穷",无办公场地、无特色经济、无集体收入;"乱",小偷小摸多、抹牌赌博多、封建迷信多、上访缠访多;落后,村里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据信息也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不断引入大数据理念,让管理和决策变得更加可靠、准确,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受众获取信息和生活方式的发生着一些改变,加上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信息接收的效率和形式要求变高,在这种背景下,以微博领
本研究在控制相关变量下,采用OLS经验检查自由现金流量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从审计费用视角检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债务控制假说。本研究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 (1)自由现金流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与坚定信念。利用两个
文章介绍了机械秤改电子秤模块原理、应用及日常维护。
半导体制冷空气凝水是一种环保、洁净的取水方式。它利用帕尔贴效应,以电荷运输热量的方式,实现热电器件与空气的热量交换,从而达到空气凝水的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使用热电制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信心、没有养成良好习惯以及课堂教学较乏味等。教师通过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引导帮助
茅盾早期的作家论以其独特的个性话语和批评方式,对当时的文学批评起到了范式作用,也为现代文学批评确立了一定的学术规范。文章从茅盾1934年创作的《庐隐论》的写作背景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