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缘材料领域中,对如何提高材料的耐电强度及空间电荷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目前大多集中在共混技术、复合纳米技术等的开发与研究,从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角度着手的探究相对较少。本文提出利用改变聚合物表面结晶形态,优化表面结晶态,研究其对绝缘材料宏观介电特性的影响。利用聚酯薄膜(PET)和云母(mica)片作为压制模具制备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试样,分别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探究表面形态对试样结晶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LDPE样品表面,结果表明云母环境下快速冷却与慢速冷却的LDPE样品表面极其平整,均能形成较为规则的片晶与球晶结构,并且后者球晶结构尺寸更大;X射线衍射技术(XRD)结果表明云母压制的LDPE样品的衍射峰较强,无定形区比例较小;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结果表明,mica压制试样的作用使聚乙烯结晶完善,力学松弛峰向高温移动,结晶度的提高、分子刚性增强,使松弛损耗峰峰值有所下降,这也促使耐电强度在高温区显著改变。 电声脉冲法(PEA)测试结果表明,mica制备的LDPE样品能够有效地抑制空间电荷的注入;电导测试结果表明,同等冷却环境下,试样电流密度的降低主要归因于表面改性效应;击穿实验结果表明,mica压制的试样交直流耐电强度均有所提高,在90℃时,交流击穿场强提高了17%;COMSOL电场仿真发现,mica材料表面解理具有原子级平整度的特点,使试样表面粗糙度较PET制备的试样有所降低,表面凹凸的尖端曲率半径明显增大,电场分布相对均匀使得试样的耐电强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