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与中心动脉压(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CAP)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依据山东省平原县高血压中医功能社区进行的2013和2015年度人群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应用电子辨证系统和人工辨证方法对调查人群进行辨证,构建人群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选取2015年参与调查的高血压患者2739例,分析不同证候的CAP参数及年龄、性别等相关基线资料数据。结果:(1)高血压患者主要单一证候是阴虚阳亢证(975例/35.6%)、肝火亢盛证(852例/31.1%)、肾气亏虚证(310例/11.3%)。(2)高血压患者基线资料中年龄(P=0.005)、舒张压(P=0.021)、脉压(P=0.006),有统计学意义。(3)单一证候组间CAP的参数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无明显差异(P=0.754)。中心动脉收缩压(Central Aorti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cSBP)均值(mmHg):肾气亏虚证(165.28±19.15)最高,其次是阴虚阳亢证(160.56±16.47)、肝火亢盛证(157.64±18.84),且均大于cSBP正常值的上限124mmHg;AIP75均值:肾气亏虚证(94.06±13.55)最高,其次是阴虚阳亢证(92.83±11.48)、肝火亢盛证(77.52±12.93)。cSBP(P<0.001)和AIP75(P<0.001)在各证候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各组单一证候间CAP有显著差异,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与CAP存在相关性。肾气亏虚证CAP最高,其次是阴虚阳亢证,但高血压阴虚阳亢证人群出现最多,阴虚阳亢证作为中间证候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转折的中间点,在此时期进行动脉结构干预治疗可能会延缓动脉结构异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