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为临床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病例。按统一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44例,其中Ⅱ型跟骨骨折72例,闭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撬拨组)治疗3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复组)治疗34例Ⅲ型跟骨骨折72例(撬拨组36例,切复组36例)。从年龄、性别、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齐同性分析。术后跟踪随访,X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术后1年的足部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型跟骨骨折撬拨组与切复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治疗时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齐同,具有可比性。2.Ⅱ型:撬拨组与切复组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优良率、B hler角、Gissane角、后跟骨高度及其差值等方面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跟痛及跟腓撞击综合征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裂开并发症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Ⅲ型:撬拨组与切复组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术后优良率、B hler角、Gissane角、后跟骨高度及其差值等方面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口裂开、创伤性关节炎、跟痛及跟腓撞击综合征方面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与闭合撬拨复位相比在复位效果及优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优势明显。2.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撬拨术治疗SandersⅡ跟骨骨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疗效相当。3.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建议应用闭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而对于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若有效避免术后伤口并发症,则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治疗该型骨折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