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x3基因在阿尔巴斯绒山羊毛乳头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乳头细胞被称为毛囊发育周期的调控中心,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毛乳头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了毛囊的生长和发育。山羊皮肤毛囊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初级毛囊可以产毛,次级毛囊可以产绒。本实验以阿尔巴斯绒山羊初级毛乳头细胞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作为细胞模型,构建了Dlx3基因过表达细胞系和Dlx3基因干扰细胞系,目的是研究Dlx3基因对毛乳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今后研究毛囊生长发育中相关基因表达调控提供实验依据。  1、阿尔巴斯绒山羊初级毛乳头和次级毛乳头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采用含有15%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成功培养了阿尔巴斯绒山羊初级毛乳头细胞和次级毛乳头细胞。选择ɑ-SMA和CD144标志蛋白分子对培养的细胞进行荧光免疫化学检测,结果表明,90%以上的细胞均表现出ɑ-SMA和CD144标志蛋白的阳性表达,说明培养的细胞即为真皮毛乳头细胞,可以用于下游相关实验研究。  2、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通过基因片段克隆、酶切、连接和转化等方法,成功构建了两种载体,分别是Dlx3基因过表达载体和Dlx3基因干扰载体。采用电转的转染方法,将Dlx3基因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的质粒转入到初级毛乳头细胞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电转染成功后,分别建立了Dlx3基因过表达细胞系和Dlx3基因干扰细胞系。  3、Dlx3基因对毛乳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lx3基因及毛囊发育相关基因TP63、Hoxc13、Lef1基因的表达量,CCK8检测Dlx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凋亡检测Dlx3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毛乳头细胞凋亡的影响。  以未电转任何质粒的初级毛乳头细胞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作为实验对照组。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基因过表达实验组和Dlx3基因干扰实验组中的Dlx3基因表达量分别是是对照组的1.53倍和0.18倍。而在次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基因过表达实验组和Dlx3基因干扰实验组中的Dlx3基因表达量分别是是对照组的1.12倍和0.10倍。由此说明在两种毛乳头细胞中成功构建了Dlx3基因过表达细胞株和Dlx3基因干扰细胞株。  TP63基因在Dlx3基因过表达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14倍和0.15倍,在干扰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19倍和3.11倍。Hoxc13基因在过表达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66倍和2.04倍,在干扰的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20和0.19倍。Lef1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08倍和0.27倍。Lef1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在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81倍和0.14倍。通过对Dlx3、Hoxc3、Lef1、TP63基因表达量分析得出:Dlx3基因的表达趋势与Hoxc13、Lef1基因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明Dlx3基因的表达与Hoxc13基因、Lef1基因呈现正相关。而TP63基因的表达情况则与Dlx3呈现负相关性。通过比较Hoxc13、Lef1、TP63基因在Dlx3基因的过表达细胞株和干扰细胞株的表达量,Hoxc13、Lef1、TP63基因在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的表达量是不同的。  通过CCK8细胞增殖检测可知: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基因过表达组在24h、48h、72h增殖速率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在48h的增殖速率提升尤为明显,而干扰组的增殖速率则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基因过表达组的增殖速率高于实验对照组,而干扰组的增殖速率低于实验对照组。  通过细胞凋亡实验检测可知:在初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过表达细胞的凋亡率是对照组的0.45倍,Dlx3干扰细胞的凋亡率是对照组的12.5倍。而在次级毛乳头细胞中,Dlx3过表达细胞的凋亡率是对照组的0.86倍,Dlx3干扰细胞的凋亡率是对照组的1.61倍。由此可以说明Dlx3基因过表达会抑制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凋亡速率,而Dlx3基因干扰后,凋亡率会明显上升。  通过该研究结果可以看出,Dlx3基因在毛囊发育中通过增加初级和次级毛乳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产生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烟草白星病(Phyllosticta nicotianae Ell.et EV)又叫烟草斑点病,与烟草蛙眼病、黑斑病以及气候斑点病极为相似,不易区分且易混生。烟草白星病的病原(Phyllosticta nicotiana
近年来,随着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HIV的研究在全球全面展开,带动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 anemia 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