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戏剧——论1907年-1930年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与发展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7年-1930年是中国现代戏剧发生及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从戏剧的发生期写起,以现代传媒为研究途径,着力解决现代传媒在现代戏剧转型过程中引起的变化。但是,学术界有专门研究戏剧的,也有研究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而对于现代传媒视野下中国现代戏剧发生与发展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本文将对此做一番探究。具体论述结构如下:   第一章围绕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戏剧文体的确立展开,首先阐述了现代传媒转型之前中国古代戏剧和西方古典戏剧的传播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主义的工具、大众教化的摇篮和商业属性的追逐三方面深入分析现代传媒为何选择戏剧文体,并探析在中国现代戏剧发生期现代传媒发挥的作用。   第二章详细阐释了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戏剧舞台和文本的关系,通过对五四时期和整个20年代中国现代戏剧史料的搜集与整理,选取了戏剧舞台和文本的关系、现代传媒与舞台演出的关系、现代传媒与剧本创作的关系、现代传媒与剧作家的关系四个方面来探究戏剧舞台与文本间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现代传媒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第三章论述现代传媒与戏剧观念的转变这一问题,通过中国现代戏剧在商业化与反商业化、非主流与主流、小众艺术与大众趣味之间戏剧观念的转变,来探究戏剧观念转变是如何通过现代传媒的影响体现出来。   总之,本文将现代文化传播及现代传播媒体引入中国现代戏剧的研究视野,从这一时期的戏剧史料及相关的期刊杂志入手,深入研究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发展及特征,挖掘现代传媒对戏剧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以“文体”、“体制”为先的观念。在此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评论诗歌文体的文献。这些文献,反映出历代各文体的创作风气,也影响到随後的各文体发展,可以
学位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同时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很多他的作品,如《动物园故事》、《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美国梦》等作品,先后获
本文所谓哀祭文是指用以祭奠或哀悼死者的文章。中国古代对葬丧非常重视,因而哀祭类作品非常丰富,且名目繁多。宋代哀祭文各体兼备,数量远远超出前代,佳作层出不穷。研究宋代哀祭
学位
处理器Intel Atom D525  显卡Intel GMA X3150+NVIDIA ION2   内存4GB DDR3   硬盘320GB/5400转  光驱无  屏幕12.1英寸  亮点个性化外观  双USB3.0接口和蓝牙3.0模块  Bang&Olufsen扬声器  支持NVIDIA Optimus技术    笔记本与汽车的联姻  笔记本与汽车,两个看似不搭边的领域其实早有往来,不少国
“身份”是近年来文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文学作品中身份主题的研究也多从性别、后殖民、民族和种族、跨民族等角度切入,探讨身份、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