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图式”,指的是现成的造型模本。“图式”在西方语汇中的外延,比汉语要宽泛。绘画图式本身是绘画的一个最初的基础,是一个引力,一个开放的系统。
该文提到的“拐杖”和“绳索”并非指绘画图式本身,图式本身不是拐杖也不是绳索,但因为画家在创作活动中对它的不同运用,其又一定会成为画家和现在绘画的拐杖和绳索。图式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关键仍在画家自身。已存的绘画图式,对现在画家的艺术创作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画家自身的阿题,已存的绘画图式有时往往也会成为绕其颈项的绳索。
虽然艺术史是艺术形态不断丰富的历史,不是对的艺术取代错的艺术的历史,然而,“不健全的“视觉”使不健全者看不见应当观看的地方”。同样,不健全的科学观使笃信这种科学观的艺术家变得目光短浅。因此,力图找到一种“正确”观看和使用已有绘画图式的方法,对于现在的绘画而言是重要和有意义的。而这种寻找过程,是该文的重心所在。
该文选此题目,通过对绘画、图式及有关问题的剖析,研究画家在其绘画生涯里,已经存在的绘画图式对其艺术行为的影响,并从发展的角度探讨画家,尤其是当代画家该如何对待图式,并如何运用图式。
每个画家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图式背景,他的图式背景和他的时代环境、艺术生平和个人趣味有关。艺术家在其具体的绘画行为过程中,应该有创造性地、有效地运用已有图式,形成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图式,这是艺术文献的价值体现,也是艺术的真意。对现有图式的选择和运用方法的选择,不同画家各有其选择,而这种选择是他对绘画的真正切入。
画家若真正能从其图式背景中汲取一切有益的养料,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图式可成为其开拓道路的拐杖:若只取其皮毛,粗暴地加以掠夺和仅进行表面的拼接,对画家的艺术前景来说,这种运用图式的方法只能成绕其颈项的绳索。该课题的研究对当代绘画和画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