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高铁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与动力特性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cb13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矮塔斜拉桥结合了一般斜拉桥与连续梁桥两者的特点,其跨越能力比连续梁大,抗振动性能比斜拉桥好,施工方便,并且外观丰富柔美,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速铁路中。但由于桥梁施工步骤多,需要对桥梁施工阶段进行分析,并且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以达到高速列车的行车要求。本文以新建福厦铁路雷公山特大桥(118m+224m+118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根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参数,使用Midas civil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进行施工过程的分析,桥梁最大悬臂和成桥阶段的受力与位移结果合理。分析施工过程中主梁的应力,斜拉索索力变化规律,可以更好的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2)通过对桥梁结构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桥梁累计位移而言,该桥各设计参数中主梁容重、拉索拉力、预应力、索梁温差为主要敏感性参数,混凝土弹性模量、整体升温、临时荷载、二期恒载,混凝土收缩徐变为次要敏感性参数;对桥梁内力而言,主梁自重、预应力、拉索拉力、以及收缩徐变为主要敏感参数,其他为次敏感参数;对于成桥斜拉索索力而言,二次补张、索梁温差与混凝土收缩徐变为主要敏感参数。(3)在不同荷载组合下,用线弹性分析方法分析桥梁在最大双悬臂、最大单悬臂与成桥阶段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桥梁最小稳定系数为15.96,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施工阶段桥梁的稳定系数相差不大,桥梁失稳模态主要以桥塔的横弯为主。(4)学习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理论,运用多重Rizt向量法,计算该桥的振型与频率,得到桥梁的前8阶振型以主梁竖弯振动为主。(5)通过简化16编组列车荷载模型,计算列车速度250km/h~400km/h匀速过桥时,桥梁塔顶纵向位移和纵向加速度,跨中挠度和加速度都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不同程度的增大。中跨跨中竖向动力系数与斜拉索应力动力系数都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列车的行驶速度对桥梁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6)根据我国铁路桥梁相关规范关于动力性能评定标准,梁体竖向与横向位移与加速度远小于规定限值,说明当此列车以250km/h~400 km/h速度区间运行时,桥梁结构动力特性良好。
其他文献
传统高墩基于延性设计理念,允许结构通过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震后结构所产生的损伤和残余位移难以修复,致使其丧失使用功能,灾后拆除重建将耗时耗力且交通中断。随着可恢复功能防震理念的提出,基于强震作用下主体结构无损伤或低损伤,次要构件可更换或可修复的设计思想,通过在结构体系中设置可更换构件,集中结构塑性损伤,达到震后可快速修复的目的。本文针对一种具有可更换构件的新型铁路高墩结构,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
学位
钢管混凝土能够充分发挥钢管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又能弥补各自的缺陷与不足。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常见有圆形截面、方形截面以及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圆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最好,但圆形结构不利于空间布置,不能够大范围推广使用。方形和矩形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虽弱于圆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但其特殊的构造恰好能解决空间布置这一问题。为了能够提高方形和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
学位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北部地区的铁路、公路、水利及能源输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西北地区盐碱地和盐湖分布广泛,硫酸盐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腐蚀破坏,加速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劣化,严重者使结构在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前退出服役,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鉴于此,深入剖析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下的损伤劣化行为,能够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有效的强化抗腐蚀措施,而针对西北硫酸盐腐
学位
气候变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复杂且有区域差异。祁连山生态地位突出,其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系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和区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祁连山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分布面积广,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状况和森林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关系着区域生态过程的变化。阐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树木生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各级公路和铁路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此外,我国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冻土、盐湖及盐渍土区域,该区域特殊的地质、气候条件决定了公路、铁路等工程结构需要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混凝土结构需要在低负温养护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以满足结构承载力及服役寿命要求。因此,研究石粉含量、不同养护条件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的影
学位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2011-2020年的温度变化已经超出了过去6500年的变化范围,温度升高导致全球不同地区干旱事件频发,干旱强度增大。但目前并不清楚现代干旱变化所处的地位,所以必须借助气候代用指标进行过去干旱变化的重建。树轮因分辨率高和定年准确等特点在过去千年干旱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夏季风边缘区地理位置特殊,同时具备了气候敏感和生态脆弱的特点。区域树木生长对干湿变化尤为敏感,因此我们利用同
学位
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AMOC)是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强度与全球热量分配密切相关,厘清其变化机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未来预估至关重要。海洋沉积物记录发现,在晚更新世,AMOC的变化与地球岁差以及倾角有紧密联系,但其物理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海洋大气全耦合气候模型COSMOS,通过改变岁差以及倾角的敏感性试
学位
在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的研发,和对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交通运输网的黄金机遇期,其中,铁路隧道已突破16000座,总长度突破20000 km,以凿岩台车为代表的大型机械化隧道施工日趋完善,隧道施工逐步由人工施工向机械化施工转变,与此同时,涌现出了一些结构复杂化、管理信息化、施工智能化的创新性技术。如今,我国
学位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地区冰川退缩明显,为冰湖的形成与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冰湖形成年限通常较短,冰湖状态不够稳定,易受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影响发生溃决,随之而来的是冰湖溃决导致的洪水灾害。随着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深,近年来冰湖溃决事件发生频率明显上升,以往未曾报道过该类灾害事件的地区也受到了冰湖溃决灾害的影响,冰湖溃决事件呈频率升高、范围增大的趋势。以往对冰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地
学位
高填黄土复式明洞因能适应黄土高原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形特点,又能较好的协调新建铁路选线与既有公路、铁路明洞在空间上的交叉冲突,被广泛应用在西北地区的交通路网建设中。然而,高回填又使结构长期负担过大的覆土荷载,易产生纵向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合理的减载措施对其长期安全运营至关重要。EPS板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载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高填管、涵的建设当中。本文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高填黄土复式(减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