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痰清热法对痰热内扰型不寐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课题选取心内科门诊60例符合痰热内扰型不寐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的患者实施黄连温胆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同时予对照组文飞(右佐匹克隆片)3mg日1次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PQSI评分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的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疗效。拟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比较:治疗前治疗组(14.77±1.87)分,治疗后(6.00±2.10)分,P=0.00(<0.05),说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14.70±1.95)分,治疗后(6.93±2.30)分,P=0.00(<0.05),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药物均可明显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两组治疗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这两个因子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这5个因子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两组疗效相当。2.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16.43±2.03)分,治疗后(3.97±1.61)分,P=0.00(<0.05),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16.27±1.64)分,治疗后(5.33±1.56)分,P=0.00(<0.05),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均可明显改善不寐症的中医症状(P<0.05)。治疗后两组在睡眠不安、胸闷脘痞、心烦懊侬、苦口痰多、脉滑或滑数和苔黄腻这6个方面的P值均<0.05,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治疗组在上述6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均未见异常改变,未见不良反应。结论:1.化痰清热法对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够改善痰热内扰的中医证候,而且能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2.化痰清热法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