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对骨癌痛治疗疗效和机制的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23jun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至骨骼并在骨内继续生长所形成的子肿瘤。骨转移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CIBP(cancer-induced bone pain,癌性骨痛)对机体各系统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有效缓解CIBP能够明显提高带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成为临床治疗骨转移癌的主要目的之一。CIBP的病理机制复杂,现有研究发现其与中枢和外周敏化有关,不仅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还有炎性痛的特点,目前临床常用镇痛方法以药物联合控制为主,包括非阿片以及阿片类,还有外照射和内照射的放射治疗,双磷酸盐治疗和姑息性手术等。但现有的治疗手段仍不能完全解决临床问题。热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深部热疗有了更深的认识。深部热疗对组织穿透能力强,对位置较深的肿瘤治疗效果提高,现有报道几乎涉及各种类型肿瘤,但对CIBP治疗报道却很少,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观察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对骨癌痛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对骨癌痛的发生机制、热疗缓解CIBP的机制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5.2-2016.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用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辅助治疗骨癌痛患者7例,所有患者针对原发病灶均进行相应的抗肿瘤治疗,5例患者治疗前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效果欠佳,热疗前明确无热疗禁忌症,签署热疗同意书。所有患者均运用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系统热疗,热疗前根据CT、MR对患者进行定位,将测温针布置在肿瘤在体表的投射区域,将肿瘤中心坐标值及相应各值输入计算机系统,开始热疗。热疗前、后根据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每位患者至少行1个疗程(10次)热疗,根据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草案观察骨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查及RECIST标准来评价实体瘤的近期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7例患者共进行热疗约220次,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0次热疗,即1个疗程,其中1例乳腺癌骨癌痛患者共完成深部热疗120次,左右股骨处各60次,7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均有缓解,治疗前5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爆发痛次数约2-3次/天。联合BSD-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后1疗程(10次热疗),与治疗前比较,爆发痛次数减少至0-1次,热疗后2疗程(20次热疗),3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停服口服止疼药。2例乳腺癌骨癌痛患者热疗前轻微疼痛,可耐受,热疗后疼痛完全缓解。7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7例中3例为乳腺癌骨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增加原有治疗的的不良反应。结论:1.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是治疗骨癌痛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其他镇痛方法联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BSD 2000相控阵深部热疗是一种精准适形热疗,会出现发汗现象,不增加其他治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3深部热疗缓解骨癌痛,与其杀伤肿瘤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加速物质代谢、降低神经系统敏感性等作用机制相关,还有待进一步基础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乏氧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来影响肿瘤的放疗敏感性,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在乏氧引起的放疗抵抗中起了中枢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中链甘油三酯(MCT)生酮饮食诱导裸鼠产生酮症,观察生酮饮食对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相关蛋白在肿瘤组织中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依法治教被作为四大保障措施,并被列入十个重大工程。教育部首位明确分管信息化的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许多关键问题,诸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全面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以及教育管理决策与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推动。  
期刊
目的:探讨G-显带、FISH、CG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程序及意义。方法:(1)标本采集: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湘雅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及产科住院病人中,具有产前诊断指
一、学生买哪种智能机?  对于学生们来说,进入2月份意味着即将迎来新学期,每年这个时候,不少学生都会用压岁钱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而手机作为当下学生们不可或缺的移动工具,自然就成为此时此刻学生们购买的目标。
目的:研制内含特定PIK3CA突变基因并可模拟真实临床样本的质控物,在临床实验室将其用在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预研活动中,讨论该质控物的实用性和各临床实验室检测PIK3CA基
目的1.探讨温水湿性封包法、尿素软膏封包法对病毒疣的治疗效果;2.在封包的护理干预下,对常用的两种浓度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探讨适宜的注射浓度;3.形成病毒疣局部注射标准操作流程;方法本研究为干预性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单盲(受试者设盲)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200例病毒疣初诊患者(实际入组患者183例)。分成对照组、温水封包组、尿素封包组。每组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