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科研基地,是学术的殿堂,无数的学者本应在这座宝殿不断地为学术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努力、奋斗。因为,学术界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工作和刻苦勤奋的钻研。只有学术理论研究运用到实践,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和人类才能不断前进。学术研究作为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其使命就是通过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这就是学术研究活动根本价值所在,也是学术研究职业的使命所在。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更直接的体现为科学技术的较量。科技力量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于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各国的重点,我国也不例外。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佳基地,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所以,近年来我国高教事业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兴办的高校不断出现,高校学子的队伍日益壮大,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目的就是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依靠学人的力量来强占科学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却出现了令人失望的学术腐败现象。在各大高校学府里面,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出现了如下现象:大学生和教师们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篡改事实、伪造数据;高校部分老师凭借手中的权力在申报课题中垄断学术资源,拿到课题后,自己无暇顾及论文的拽写,而交给自己的学生完成,署自己的名字,享受科研成果;学术评审活动中,为了照顾某个同学或者谋取自己不正当的利益,违背评审活动的规范,放任造假的学术作品;也有的校报刊负责人为了报复与自己有矛盾的文章作者,故意刁难,使得真正的学术成果得不到发表和出版等。高校学术腐败这种不正之风现在愈演愈烈,其不仅污染了学术环境、破坏了学术规则、腐蚀了学术队伍,还影响了我国学术的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浪费大量的社会科研资源,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学术腐败暴露出来的诚信、公平等意识匮乏,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高校学术腐败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高校本身来说,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交错合一;学术研究过分追求个人利益;高校学术制度体系不科学;学术道德丧失,学术责任感淡薄等都是导致学术腐败的因素。从外因层面来说,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所滋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腐败等负面因素也不断地渗透到高校这块净土,玷污了纯净的学术殿堂。面对高校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最后一章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对策。认知层面:要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利益观、教育观。道德层面:要重视学术道德,弘扬学术精神。这两个层面,都离不开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优化。最后,在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制度层面:要改革学术制度,健全法律制度。只有从这三个层面综合把握,才能更系统、更深入地规制学术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