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空前增强,相应地人类也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和经济损失,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且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通过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依据科学性原则,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利用熵权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研究区各乡镇的生态安全指数,并对2010年济南市南部山区及所属10个乡镇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揭示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把济南市南部山区的10个乡镇按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大小分成5级: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研究结果表明:十六里河和崮云湖办事处的压力指数分别为0.4301和0.4496,压力表征状态为很大;万德镇的压力指数为0.5465,压力表征状态为较大;党家庄镇、仲宫镇、柳埠镇、张夏镇和五峰山办事处的压力指数分别为0.6192、0.5610、0.6422、0.5701和0.5722,压力表征状态为一般;锦绣川乡的压力指数为0.6863,压力表征状态为较小;高而乡的压力指数为0.7670,压力表征状态为很小。(2)把济南市南部山区的10个乡镇按资源环境状态指数大小分成5级:较差、一般、较好、良好、理想。研究结果表明:五峰山办事处和张夏镇的状态指数为0.3379和0.3382,状态表征为较差;万德镇的状态指数为0.3622,状态表征为一般;锦绣川乡、柳埠镇和高而乡的状态指数分别为0.4380、0.4133和0.4042,状态表征为较好;党家庄镇、崮云湖办事处和仲宫镇的状态指数分别为0.4715、0.4981和0.4953,状态表征为良好;十六里河的状态指数为0.7219,状态表征为理想。(3)把济南市南部山区的10个乡镇按人文环境响应指数大小分成4级:不显著、较显著、显著、很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崮云湖办事处、五峰山办事处、张夏镇和万德镇的响应指数分别为0.0151、0.0241、0.0117和0.0623,响应表征为不显著;党家庄镇和十六里河的响应指数分别为0.5656和0.5771,响应表征为较显著;锦绣川乡、柳埠镇和高而乡的响应指数分别为0.7760、0.7904和0.7749,响应表征为显著;仲宫镇的响应指数为0.8692,响应表征为很显著。(4)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个乡镇的生态安全状态属于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和不安全四级。结果表明:崮云湖办事处、五峰山办事处和张夏镇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1501、0.1669和0.1313,生态安全水平为不安全;万德镇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2310,生态安全水平为临界安全;党家庄镇、十六里河和柳埠镇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5486、0.5638和0.5942,生态安全水平为较安全;仲宫镇、高而乡和锦绣川乡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6228、0.6217和0.6156,生态安全水平为安全。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4246,生态安全水平属于较安全,即土地生态系统受到轻微破坏,但服务功能和结构尚好,受干扰后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其中,仲宫镇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最大,为0.6228,相对其他乡镇来说生态安全水平较好;张夏镇的生态安全指数最小,为0.1313,相对其他乡镇来说生态安全水平较差。最后,根据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提出了加强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安全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