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开采力度的加大,国内外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初现,原油加工难度增大。炼油业迫切希望能够提高原油预处理的水平,能够有效地解决原油预处理过程中的难题。本文以绥中原油和鲁宁管输原油两种原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原油电脱盐脱水技术研究。首先针对两种油品的不同性质进行破乳剂的初评,得到合适的破乳剂;再结合温度、破乳剂及其用量、混合强度、注水量、电场强度等因素对原油进行了电脱盐工艺条件的静态评价试验,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对于绥中原油,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破乳剂HJ99101型,破乳剂注入量30ppm,注水量6%,温度135℃,电场强度1000V/cm,混合强度为手动振荡次数90次,脱后原油含盐2.3mg/L,含水0.21%;对于鲁宁管输原油,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破乳剂MJ1083型,破乳剂注入量30ppm,注水量5%,温度130℃,电场强度1000V/cm,混合强度为手动振荡150次,原油脱后含盐2.7mg/L,含水0.18%。在电脱盐静态评价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电脱盐动态研究,确定动态电脱盐的优化的工艺条件。100倍显微照片分析结果表明,经动态电脱盐装置处理后原油含水明显减少,大水滴基本达到完全脱除,达到了脱盐脱水的效果,水珠斑点直径约在10~20μm左右。最后在工业装置上考察了两种原油的脱盐和脱水效果,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绥中原油经过三级电脱盐装置后,脱后原油平均含盐量2.43mg/L,平均含水量0.2%;二级电脱盐脱后原油平均含盐量2.65mg/L,平均含水量0.24%;鲁宁管输原油经过二级电脱盐装置后,脱后原油平均含盐量2.5mg/L,平均含水量0.13%,两种原油均符合中石化要求的脱后原油含盐小于3mg/L,含水小于0.3%的技术要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