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对页岩储层孔隙非均质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南方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重庆涪陵已经实现初步商业化开发,但不同区域、井间、层间产量还存在显著差异,受地质非均质性影响显著,制约储层精细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储层孔隙微观非均质性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以渝东北W2井为例,以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钻孔编录、实验测试、综合研究,研究页岩物质组成与赋存特征、孔隙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物质组成对页岩孔隙非均质性影响,取得以下认识:W2井揭露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为89.8m,岩性主要为粉砂质页岩、硅质页岩、炭质页岩、黑色页岩等组成,沉积微相可以划分为深水硅泥质陆棚微相、深水泥质陆棚微相、深水砂泥质陆棚微相、深水混积陆棚微相、浅水泥质陆棚微相。龙马溪组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3%,I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介于2.42%-2.97%,处于过成熟阶段;矿物主要包括石英(平均为55.9%)、黏土矿物(平均为30.5%)、长石(平均为3.08%)、碳酸盐矿物(平均为5.92%)、黄铁矿(平均为3.94%)。页岩物质赋存状态复杂,依据SEM形貌特征可以划分多个类型;有机碳含量在垂向上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不同矿物组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高度受到沉积环境的影响。运用N2吸附、CO2吸附、和SEM等方法综合研究龙马溪组页岩孔隙,N2吸附结果表明贫有机质页岩比表面积平均为2.5m2/g,孔体积平均为0.0037cm3/g,平均孔径为7.6nm;富有机质页岩比表面积平均为15.7 m2/g,孔体积平均为0.0125cm3/g,平均孔径为4nm左右。CO2吸附实验表明页岩微孔以0.45-0.65nm和0.85-0.9nm两个孔径峰值为主,微孔孔体积平均为0.00188cm3/g,微孔比表面积平均为10.934 m2/g。SEM图像显示不同物质成因的孔隙类型多样,成因复杂,依据孔隙形态可以划分多种类型。垂向上不同层位样品孔隙结构显示强的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有机质的含量的差异。龙马溪组页岩物质对孔隙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主要贡献中孔和微孔,矿物主要贡献宏孔。贫有机质的样品比表面积主要由黏土矿物贡献,富有机质样品的比表面积主要是由有机质贡献,随着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孔隙贡献也在增加。物质组成对页岩储层孔隙非均质性的影响认识,可为巫溪地区龙马溪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其他文献
为解决现有技术使用RFID或超声波进行室内定位时,因传统航位推算法中累计误差较大且灵活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和超声波结合的室内定位算法。利用测得的信号强度值与赋权值比例算法加权求和得到待定位置的横向坐标,再结合超声波测量与其平行的室内墙面之间的距离,得到室内待定位置的纵向坐标,从而在全局地图的某些固定位置上对室内待定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由于传统的光电自准直仪存在测量视场范围小、系统设计过程复杂、测量结果不精确等问题,因此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PSD的新型光电自准直仪系统。文中具体介绍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分析了光电自准直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选取PSD作为光电探测器的系统结构,阐述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此外,展望了该系统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岗位明显减少,中小创企业就业机会增多,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失业机会加大,大学生的职业素
建材检验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建材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建材检验工作的目的是解决时下建材在生产的时候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增强建材的质量,进而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采用的囊袋上劈核超声乳化方法完成的各型白内障206例(248只眼),其中II级核78只眼,III级核137只眼,IV级核33只眼.其中男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地形、施工条件,提出20~50 m中等跨径桥梁设计时需考虑桥位、桥型方案、孔跨布置、基础形式及施工等因素的设计要点,使桥梁满足结构安全、经济、舒适、耐久
根据沣河流域现状情况,在规划年2020年、2030年的50%、75%、95%保证率下,进行了流域水资源一次供需平衡分析,通过水资源缺口,总结现状供水存在的问题,并规划新增供水水源,解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系统架构及其控制算法是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进行MPPT的电路分析和控制算法研究,都需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