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指的是远离传统银行系统的金融体系,是一种不包括表外业务、信贷中介、无管制或不受监管的金融体系。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逐渐关注它。影子银行系统规模在这几年以来不断扩大,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之中,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影子银行大规模的形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融资需求,持续的金融创新也使银行体系的盈利能力提高,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高杠杆和期限不匹配的特点也给银行体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利用实证分析探讨影子银行的规模对中国传统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并按照实证分析结果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本文计算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影子银行的大致情况,并分析了商业银行目前的稳定性。并就稳定性的概念定义与评价指标实施了论证,根据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造成的稳定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最终结果,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即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阂值关系。这个阈值是28.93万亿,也就是说,当影子银行总规模量低于该数值情况下,如果影子银行规模扩大,商业银行在稳定性方面会有所提高,而如果影子银行规模超过28.93万亿时,其规模继续增加会造成商业银行稳定性降低。所以,印影子银行扩展而导致的银行系统稳定性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正或负,它有两个方面,在特定区间中影子银行的规模拓展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不过如果超过一定数值,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