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丘陵区4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量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全球陆地土壤碳储量约为1300-2000pgC,是全球植被碳库的2-3倍和大气碳库2倍多。森林土壤中的碳占全球土壤有机碳的73%,土壤是大气CO2的一个重要碳汇。土壤碳库较小幅度的变化对大气CO2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引起土壤CO2释放,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重要因素,因此比较不同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速率,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土地利用和森林经营管理对碳排放影响提供基础数据。2010年8月~2011年7月,用静态箱采集气样,气相色谱法测定C02浓度,研究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针阔叶混交林、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落叶阔叶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石栎常绿阔叶林土壤的C02排放量,分析森林类型、季节、气温、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月均土壤C02排放量的最大值(350.48mg.m-2.h-1)和最小值(34.73mg.m-2.h-1)分别出现在7月份和2月份的杉木林,马尾松林,南酸枣林和青冈林月均C02排放量变化在62.03~278.98mg.m-2.h-1、52.11~285.95mg.m-2.h-1和51.95-278.5mg.m-2.h-1之间;各森林土壤C02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马尾松林与南酸枣林、青冈林的土壤CO2排放量在季节动态上趋势相似。三种林分均是从9月份的峰值(南酸枣为最大值)迅速下降,11月至12月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后2月出现最小值(青冈林最小值出现在1月)后持续升高至7月达到最大值。年均CO2排放量大小表现为杉木林>南酸枣林>马尾松林>青冈林,各森林类型的月均土壤C02排放量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2)4种森林类型土壤CO2排放量与各层(0、5和1Ocm)土壤温度呈极显性指数相关关系(p<0.001),与林内近地表空气温度呈极显性指数相关关系(p<0.001),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并不显著(p=0.09)。
其他文献
摘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认知的偏颇,使得音乐教育丢失了原有的价值本位,出现了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材解读均被娱乐的不良倾向。通过以“乐”为准、以“人”为本、以“情”为基等方式尝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升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益。  关键词 泛娱乐化 回归本源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新课程改革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