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高性能混凝土(RPC)具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已成为水泥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如何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性能混凝土(RPC)具超高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已成为水泥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如何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提高其抗拉强度一直是混凝土材料科学工作者持续努力着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其脆性大的缺陷则显得更加突出是工程中一个难题。如何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韧性,一直是混凝土研究工作者的目标。
为此,本文首先以Andreasen颗粒连续分布的紧密堆积理论为指导,对不同q值的RPC配合比的RPC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RPC的最优配比,并对其养护制度进行了讨论。其次,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RPC)韧性差的特点,分别研究了多尺度纤维复掺、钢丝网格和多尺度纤维-钢丝网格复合对超高性能混凝土(RPC)弯曲韧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当fuller指数q=0.3时RPC配合比最佳,此时水泥:超细粉煤灰:硅灰:原状粉煤灰:粗石英砂:中石英砂:细石英砂=1:0.94:0.44:0.34:0.89:0.73:0.59。
(2)通过对多尺度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可知三种纤维复掺的RPC的流动性优于单掺与两两复掺,三种纤维复掺的最佳比例为微纤维:中纤维:长纤维=3:2:1。
(3)通过对多尺度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可知:纤维单掺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增大其中长纤维增强效果最为明显,中纤维次之,微纤维最差。当纤维两两复掺时存在叠加效应,复掺时在某些特定比例上RPC力学性能优于单掺力学性能;三种纤维复掺时最佳力学性能出现在微纤维:中纤维:长纤维=1:1:4时,其力学性能高于各种纤维单掺及两两复掺时候的力学性能。
(4)钢丝网格单掺对RPC增韧效果有限;多尺度纤维的复合掺入能有效改善钢丝网格对RPC的增韧效果,且当多尺度纤维掺量大于2%时纤维和钢丝网格存在叠加效应,增韧效果远优于单掺,结果表明3%的多尺度纤维与1#钢丝网格复合时增韧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微波辐射条件下的离子液合成具有操作简便、用时少、溶剂用量少、产率高、安全卫生及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多晶硅生产中的副产物SiCl4有毒有
印染综合废水由煮炼,漂染等工段所生产的废水混合而成。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染化料、浆料、助剂、无机盐、纤维杂质等物质,具有污染程度高、污染成份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重要供水水源之一。我国许多城镇的供水,甚至部分灌溉用水也都依靠地下水。因此地下水资源已成为我国北
凯山·丰威汉思想是马列主义老挝化的重要成果.马列主义老挝化研究的前期成果十分丰富,凯山·丰威汉思想提出以来,对其研究的工作一直得到广泛重视,确定了凯山·丰威汉思想研
在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畜禽养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十多年来,我国部分省份从国外新引进了发酵床养殖模式,国
因为具有的独特的电子层结构使得稀土元素具有良好的光、电、磁等的功能特性。在这些功能中,尤其是在光学性能方面,稀土元素是一般元素所无法比拟的,稀土材料具有的这种优异
“黑炭”是由生物质或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还原炭混合物,其理化性质稳定,对很多污染物(尤其是对持久性、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例如: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滴滴涕等)有着强烈的吸附稳定化作用,是环境“自净”的主要贡献者。活性炭与“黑炭”有着相似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同时由于其经过活化处理,吸附稳定化性能更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气的净化处理,但其直接应用于外环境(比如污染沉积物等)的污染治理鲜有报道,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最主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位于天津北部,是一座山谷形盆地水库,水库水体水质整体稳定,能够满足饮用水水源水体的要求。近年来,库区周边居民经济活动加剧,以氮磷
聚丙烯腈(PAN)基高强高模纤维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增强材料。在石墨化过程中,碳纤维中的碳原子会在高温场的作用下发生重排,微观结构由二维乱层石墨结构转化为三维类石墨结构。
SHCC(Strain 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是一种极限拉伸应变可达3%以上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的特点。国内外对SHCC耐久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基准水泥砂浆作为对比,从抗冻性、抗碳化性、抗渗性及抗钢筋锈蚀等方面研究了掺加50%粉煤灰、30%粉煤灰+40%矿渣以及65%粉煤灰+5%硅灰SHCC的耐久性能。通过快速冻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