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访问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Web网站设计的一种通用思想。Web可访问性意味着任何人士(包括残障人士)都能使用和访问Web。Web可访问性明确了残障人士能感觉、理解、操纵Web,并与Web互动,使他们能投身于Web中,成为Web的元素。Web可访问性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如何设计和建设Web网站,使其对任何用户都是无障碍的、可访问的。信息无障碍关系到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关系到残障人士平等的信息访问权。Web可访问性问题,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网站还没有为残障人士作更多的考虑,网页的编排、字体、色彩搭配以及复杂的操作、繁杂的图像和其它多媒体形式,对于残障人士来说还存在严重的信息障碍,相关设计规范和法规亟待出台。本文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主要所做工作如下:①介绍了Web可访问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无障碍研究的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②通过实际调研,收集整理了大量残障人士互联网使用情况,完成残障用户访问Web分析,将网络用户中的残障人士划分成五类:视觉障碍、听力障碍、言语障碍、行动障碍、认知障碍,分别对这五类残障人士提出了具体的Web可访问性处理要求。③在研究各国、地区可访问性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康复法案508条中基于互联网和内部网的信息和应用的16条规则,分析了W3C-WAI制定的网页内容可访问性规范WCAG 1.0中的14条规范、65项检测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残障用户访问Web分析,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总结起草了的WEB可访问性规范---无障碍网站设计规范(草案),包括5条设计原则、22条实用标准。④论文研究了Web开发技术的可访问性特征,提出了建设可访问性网站的Web开发技术框架。研究了Microsoft ASP.NET 2.0框架中六个方面的可访问性特性。⑤依据无障碍网站设计规范(草案),使用Microsoft ASP.NET 2.0框架,按照W3C拟定的相关语言和技术标准建设了重庆大学信息无障碍实验室网站原型系统.在网站原型系统中实现了网页布局及色彩、网页内容、导航机制、多媒体信息、文本字体的可访问性,实现了网页与辅助技术的兼容性。本文旨在“缩小数字鸿沟,共享信息文明”,以提高网站的可访问性、构筑无障碍网络空间为目标,对建设无障碍网站、提高网站可访问性具有一般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