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橡胶工业新技术更新换代,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轮胎领域的精细橡胶制品发展更快,从而对橡胶制品要求越来越高。单独的橡胶制品性能很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龟裂、泛白、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老化”,橡胶制品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使用配合剂,常用的配合体系有硫化剂和硫化助剂、防护助剂、补强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等,这些配合剂统称之为“防老剂”,而抗臭氧剂是防老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硫脲类衍生物具有非污染性和低着色性,且迁移性小;对水不溶解,在酸液中也几乎不被抽出;在各种溶剂中长时间浸渍,仍能保持产品特性。本文主要合成了新型的抗臭氧剂,并对其合成工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以硫脲的无水乙醇溶液和六氢吡啶为原料,分别探讨了有无辐射作用下,探索了制备硫脲类衍生物N,N′-二哌啶基硫脲(PU)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分别为为:在常规条件下,硫脲的质量分数为1.52%,反应配比n(硫脲):n(六氢吡啶)=1:2.2,滴加速度10滴/分钟,反应温度是70℃,时间为5h。此条件下的最终的产物收率为67.38:%。在微波仪温度-时间反应模式下,硫脲的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1.56%,n(硫脲):n(六氢吡啶)=1:2.2,搅拌速度500r/min,温度55℃,辐射反应9min,收率可达65.78%。(2)以硫脲的水溶液和环己胺为原料,探索了制备硫脲类衍生物N,N′-二环己基硫脲(CU)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分别为为:硫脲的水溶液浓度为10%,n(环己胺):n(硫脲)=2.1:1,缓慢添加六氢吡啶(4滴/min),在100℃冷凝回流反应5h,收率可达92.09%。(3)应用实验部分主要考察了PU、 CU单体作为抗臭氧剂在NR硫化胶中的性能,主要分为力学性能和抗臭氧的性能,采取正丁基硫脲(CTU)为对比参照物,考察了新合成产物的效果。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热老化前加入PU的硫化胶料的拉伸强度低于加入CTU的胶料,但其热老化后物理指标及抗臭氧性优于添加CTU后的橡胶性能。而加入CU的胶料除拉伸强度低于加入CTU的胶料,但其他各项物理指标(包括老化前和老化后)都优于CTU胶料;从耐臭氧老化性能上看,CU的耐臭氧老化性稍逊色于防老剂CTU。总之,PU的性能要优于CU的性能,其综合性能可代替4010NA,与CTU性能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