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理论的农产品智能嗅觉识别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计算机视觉、听觉、触觉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有些在应用中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感官。而人类对于嗅觉的研究却相对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在于其研究的难度及实现的复杂性。近年来,基于传感器阵列与模式识别技术的人工嗅觉技术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军事等各种领域的气味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有人尝试将其用于农产品检测,国外已经将其应用于粮食储藏中的质量监测、谷物分级以及果实成熟度的判断。人工嗅觉技术在农产品检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本论文主要从人工嗅觉系统的软件和算法入手,研究嗅觉识别的算法及原理,建立一套人工嗅觉系统,将其用于酒类与油类的识别,以加快其用于农产品检测的步伐。论文主要工作有: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人工嗅觉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原理及方法。人工嗅觉系统采用多个不同敏感特性的传感器组成阵列,利用其交叉敏感特性降低对传感器选择性的要求,扩大了系统的应用范围。在采集数据时,传感器响应曲线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经过一定波动最后达到稳态响应。其响应曲线中蕴涵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将其全部应用于分类识别是不适合的。因此,提取阵列瞬时响应中比较有效的信息数据对于系统的分类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人们提出了多种数据特征提取、数据降维及归一化算法。如利用传感器归一算法:将阵列响应向量标准化,使数据处于(0,1)之间,可以减少样本浓度对识别效果的影响。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常用的特征提取与数据降维方法有:在传感器响应曲线上取特征点,主成分分析方法(PCA)以及K-L变换等方法。在模式识别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因其高度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容错性及鲁棒性等特点在国内外人工嗅觉系统中有较多的应用,而以三层前馈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应用最广。近年来,随着模糊理论、遗传算法以及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的相互渗透,在人工嗅觉系统中也有了一定的应用。由于嗅觉识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而模糊神经网络在人工嗅觉未来的发展中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WP=88>论文中利用6个不同敏感特性的SnO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组成阵列,充分利用传感器的交叉敏感性,化单个传感器的劣势为优势,以降低对传感器选择性的要求,并扩大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论文首次尝试以图像处理原理对传感器阵列响应数据进行分割“取块”,以传感器稳态响应时的连续6个瞬时响应作为一个“块”。利用小波理论对数据块进行整体压缩,去除其中的冗余数据信息,且较好地保留了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数据,以压缩后的数据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征值,以特征值作为被测对象评价的标准,实现了数据降维与特征提取的目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公式为:论文中的小波基函数选择G小波基函数: 由于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聚焦到数据对象的任意细节。用小波变换压缩数据,不但保留了数据信号的低频成分,而且也较好地保留了数据信号的高频成分,即能够很好地保留原数据信号的特征。 论文对BP算法进行了整体的优化,通过采用柯西稳健误差估计器并结合自适应调整学习率及陡度因子较好地克服了BP算法陷入局部极小及收敛性差的问题。在VC 6.0下开发出一套人工嗅觉识别软件系统,针对硬件进行编程,实现了嗅觉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了多种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分类识别及结果显示。最后,实现了该软件与前人软件的合并与打包。通过实验对几种不同品牌的白酒进行分类识别,发现系统能够正确识别三种度数差别不大的不同品牌的白酒,识别率为100%,对于两种相同度数的白酒,由于实验条件及设备的限制,利用神经网络不能直接识别出来。采用传感器归一化算法并提取特征参数达到了识别的目的。实验中对三种浓度差别较大的酒类进行识别,发现传感器对浓度非常敏感,系统能够很好地识别浓度差别较大的酒类。实验中,利用小波理论对数据块进行整体压缩,以压缩后的数据作为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简化了神经网络结构,<WP=89>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精度及训练速度,有效地减少了训练样本数。本论文将小波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构成了一种新的嗅觉识别模型。本论文的软件在实验过程中实现了被测对象的定性分类识别。如果以浓度作为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进行识别,将浓度值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即可实现被测对象的定量识别。实验中发现SnO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灵敏特性还有待提高,随着各种传感器新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人工嗅觉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检测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硅酸锌(Zn2SiO4)材料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较稳定的化学性质、较强的抗湿性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用途相当广泛,在釉料、涂料、涂层、油漆以及发光基体材料研究中备受人们的
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 1.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即先聚合再络合(先合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再将铕离子(Eu)引入此共聚物)和先络合再聚合(先合成丙烯酸馆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和化学资源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物质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理海
期刊
目的:观察生产场地变更前后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简称森脑疫苗)的稳定性,评价该疫苗的质量是否受生产场地变更的影响.方法:变更前后,各生产3批疫苗原液和3批疫苗成品,分别放置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污水处理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生活污水的治理。从1999年开始,生活污水就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成为了最大的污染源,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和饮用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只有那些大中城市有能力、有财力建造集中污水处理厂,剩下的小城市、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只有寻求别的污水处理途径。厌氧净化装置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已经有二
该文通过在Gleeble-1500型热加工模拟试验机上进行的等温恒变速率压缩试验和金相及透射分析,首次揭示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对TI-15-3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热变形及
为了对复合材料模压成型过程热压体系内部温度场分布进行实验研究,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BH315-3D瘟度场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图像显示三部分,结合温度传感
该文详尽地研究了水性环氧—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环氧树脂接枝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详细地研究了以环氧树脂为母体,甲基丙烯酸为接枝
为研究多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分布规律和脱出物运动与清选性能的关系,通过CFD软件对不同工作参数组合工况下多风道清选装置内部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在搭建的多风道清选
冬枣是滨州市的特色优势果品,对其生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测是极其必要的。一直以来,冬枣生长环境信息的监测大都通过人工定时去采集,这种方式不但给果农带来沉重的劳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