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机械活化法对水泥熟料、粉煤灰、矿渣进行粉磨制备。通过讨论纯水泥浆液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来建立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模型。并探讨了温度、水灰比和搅拌时间对模型中流变参数的影响。论文对细水泥基材料的灌浆充填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了改善细水泥浆的流变性能,对其进行了材料组分优化设计。材料的组成与性能关系的研究表明,对于C1水泥,粉煤灰和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掺入,都增大了浆液的屈服值和粘度;而矿粉的掺入降低了浆液本身的屈服值,而增大了其粘度。对于C2水泥,粉煤灰的掺入显著增大了浆液的屈服值和粘度,磨细矿渣则完全相反;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掺入使C2水泥浆体的粘度增大,而使屈服值减小。研究发现,磨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浆体流变的影响,取决于其掺入后水泥胶凝材料颗粒是否形成良好的级配,而这个最优级配符和最紧密堆积原理。并且综合考虑组分优化后的胶凝体系的流变性能和稳定性能,确定了灌浆材料合理的配比。论文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组分优化后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掺加磨细矿物掺合料改善了灌浆材料的流动性、稳定性、抗渗性、以及可灌性。试验设计的水泥基灌浆材料能满足工程上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