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芽孢苗与吸附PA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初步观察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疽芽孢杆菌是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重要病原体,是公认的重要生物战剂之一,目前人用疫苗有两种:即炭疽减毒活芽孢苗和炭疽弱毒株无菌培养滤液佐剂吸附苗,自研制成功以来,已在人群中长期使用,为了深入了解炭疽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为疫苗的开发及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炭疽芽孢杆菌两种疫苗——A16R芽孢苗与吸附PA苗,分别从三个层面上——脾、骨髓和外周血,初步观察炭疽两种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1、炭疽两种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测定,分两部分(1)两种炭疽疫苗的制备和鉴定;(2)A16R芽孢苗及吸附PA苗免疫Balb/C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动态观察及抗体亚型分析;2、A16R芽孢苗及吸附PA苗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ASCs的动态观察(1)首先建立了ELISPOT检测炭疽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实验方法;(2)从三个层面上,即骨髓、脾和外周血,观察了两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特异性ASCs的动态变化及差异性,并结合外周血抗体效价的消长分析不同器官/部位ASCs应答与外周血抗体效价消长之间的相关性;3、炭疽A16R芽孢苗与吸附PA苗诱导Balb/C小鼠脾、骨髓及外周血中特异性Th2细胞应答的动态变化,并结合外周血抗体效价的消长分析不同器官/部位Th2应答的产生与维持对稳定血中抗芽孢/PA抗体的辅助作用。结论:(1)通过对炭疽两种疫苗免疫后Balb/C小鼠外周血抗体效价的动态观察,发现随着两种疫苗的加强免疫,小鼠血清中均可检测到高效价的抗体水平,并维持较长时间;吸附PA苗免疫组抗体亚型分析以IgG1和IgG2b为主,IgG2a水平较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A16R芽孢苗免疫组抗体亚型分析虽仍以IgG1和IgG2b为主,亦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gG2a;(2)两种疫苗免疫后Balb/C小鼠脾、骨髓和血中均可检测到ASCs,但ASCs出现时间及强度不同,脾中最先出现,首先达峰值,骨髓中峰值晚于脾,但骨髓中应答维持时间较长,与外周血抗体效价的维持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疫苗免疫后Balb/C小鼠脾、骨髓及外周血中ASCs的动态变化有一定差异;(3)两种疫苗免疫后Balb/C小鼠脾、骨髓和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抗原特异性Th2细胞应答,但Th2应答出现时间及强度不同,骨髓中最先出现,首先达峰值,且维持时间长,外周血中可检测到较强的Th2应答,且随着脾、骨髓及外周血的Th2应答的升高与维持,外周血抗体滴度不断升高,且于末次加强免疫后60天或30天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疫苗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受复杂的网络调控,因此对于疫苗的评价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为探索甜菜叶丛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响应特征参数对旱后复水的响应机制,以旱敏感型品种XJT9907和耐旱型品种XJT9916为材料,在甜菜叶丛期控水为45%~50%田间持水量持续7 d时,复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1983年,澳大利亚科学家J Robin Warren和Barry J Marshall首次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证实Hp感染可以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为此荣膺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最高的致病菌,也是慢性胃
文章简述了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原材料支撑情况.制糖企业通过原料与增值产品的高效转化实现蔗渣(叶)梯次开发,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等目的,符合广西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