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中国-SACU自由贸易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Walrasian CGE模型中的GTAP模型,利用包含了113个国家(地区)和57种产品、模型数据基期为2004年的GTAP7.0版,采用比较静态方法对各种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设定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两种情景,分析了其对中国、SACU5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流量、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各产业产出、进出口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由此也可以看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关于研究对象选取的创新性。在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很多学者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的经济效应,但是关注中国-SACU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较少。其次,研究方法选取的创新性。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很多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与非洲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合作及区域贸易自由化问题且大多是定性研究,缺少实证方面的研究。因此,文章定量研究正在谈判中的中国-SACU自由贸易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在导论部分中,首先对文中使用的区域贸易自由化和经济效应概念进行了严谨的界定,并且分析了CGE模型与GTAP模型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详细地介绍了文章的实证研究目的、工具和方法,即提出了详细、完整的研究框架。理论分析部分进而分析了导论中所界定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效应,静态和动态效应。文献综述部分则进而分类综述了采用相似或相同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地理区域为分类标志,以期进行借鉴。
在以上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具体分为:1、中国与SACU贸易关系分析。选取了TII、OBC及ESI定量分析了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各种指数表明,中国与SACU各国的贸易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且中国与SACU各国的贸易结构整体为互补性,因此,从经济和贸易政策方面改善与SACU的贸易关系的空间比较大且通过区域贸易自由化可以更好的利用这种互补结构,使得贸易双方福利改进。2、运用CGE/GTAP模型进行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分析。运用整合后的7部门和9地区数据库模拟分析了区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SACU5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各种影响。最后政策建议部分为今后加强中国与SACU区域贸易自由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