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联盟:理论及实践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正是以货币联盟的理论和实践为考察对象,力图刻画出其理论演进的轨迹和实践发展历程,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货币联盟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概括.与国内现有的立足于欧元区和蒙代尔货币区理论讨论货币联盟理论和实践的文章不同的是,欧元区或蒙代尔的货币区理论远不是货币联盟的全部.首先,从理论方面来考察:货币联盟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在1961年蒙代尔的最优货币理论提出之前,以帕里克、凯恩斯、特里芬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货币改革家就已提出了"国际货币"的思想和创立共同货币的建议;70年代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在货币联盟理论中的运用使-国加入货币联盟的利弊权衡更趋明朗;最后,80年代兴起的对货币联盟理论的建模化运动和对理论的实证分析不仅进一步完善了货币联盟的理论内涵,还有力地增强了其理论指导意义.其次,从实践方面来看:(1)欧元区的建立是世界货币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欧元区在三年过渡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将给我们以启发,值得我们关注;(2)非洲的CFA法郎区已存在半个世纪之久,但是国内文献几乎没有涉及.作为货币联盟实践的一个特例,它理应归入我们的讨论:(3)对美洲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加拿大、墨西哥及拉美一些国家的美元化趋势为美元区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和货币基础,如果美国能改变对此的消极态度,美元区将会成为现实;(4)亚洲在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清醒地认识到区域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加上欧元区及美元化的激励,亚洲也正在热烈讨论亚洲货币区的建立问题.该文以东亚的货币合作为分析对象,得出的结论是:东亚目前还不具备建立货币联盟应有的条件.
其他文献
论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石,以经典SCP理论为主要框架,围绕竞争与垄断,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探讨中国传媒产业整合发生的背景条件、行为特征和对产业结构造成的
该文选取了实体经济中重要的一环——投资,来研究其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从理论上说,股票市场价格能通过托宾的q值效应、预期利润率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来影响投资.而一些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形成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各占30﹪的格局.但是国有股和法人股权高度集中和流通股高度分散,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流通股东没有发